1. 首页 > 宠物资讯 > 文章页面

为什么雷州人喜欢吃狗(雷州人有什么特点)

湛江一座与福建有渊源的城市,当地话跟闽南话很像,你来过这里吗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为什么雷州人喜欢吃狗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为什么雷州人喜欢吃狗以及雷州养水狗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雷州卖特产的哪里多雷州石狗的产生原因

雷州特产与风昧

湛江雷州人为什么敬狗却又吃狗 到过雷州的人可能会百思不得其解

流沙珍珠——

流沙村自古以来盛产珍珠、是为南珠,产量和质量驰名中外,堪称中国南珠第一村。到这里旅游,可观赏到养珠、取珠、加工全过程的每个细节,更可用到货真价实的珍珠饰品和其他珍珠产品。

覃斗芒果——

该镇 1988年开始大面积种植特有的香甜芒果,每产数十万斤,1996年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芒果之乡”覃斗芒果 6月成熟,特点是个大清甜浓香,肉细核小,无线状纤维,食之回味无穷。

龙门、水店西瓜——

龙门、水店西瓜——龙门镇和水店村所种西瓜在5月或6月成熟,特点是个大清甜,肉质沙松,是粤西地区西瓜上品,销往全国各地。

甜糟——

将上等糯米煮成米饭与酒饼拌匀后发酵而成,吃时加糖煮成稀粥样。少吃味甜酒香,令人清爽,多吃上酒意,令人轻快。在食店、市场、摊档、夜市均有为你煮出好甜糟。

田艾饼——

以糯米、粘米、糖浆、鲜田艾与清水搓成软团,以花生、芝麻、萝卡或椰丝作馅做成咸或甜粑,放在锅里炊熟便成。这是过去穷人家的充饥食物,现在成了风昧名食。

白切狗——

雷州白切狗选上好肥美家狗洗干净整条狗放在锅中清水煮到熟透。吃时切成小块,佐以特制佐料,奇香无比,百食不厌。

雷州最新特产

1、菠萝

菠萝主要种植于徐闻县和雷州市。徐闻县初种植于20年代,现为县内主要经济作物。基地连片,人称“菠萝的海”。该县愚公楼菠萝,久负盛名。

2、西瓜

西瓜主产地雷州和郊区东海岛,尤以雷州龙门所产西瓜最负盛名,且一年四季均可种植。近年来大力发展,产品主要北运。

3、蒲草

古代已开始种植,解放前整个雷州半岛有10多万人靠种植蒲草及加工蒲草编织品为生,其产品是本市主要的传统出口产品。解放后以60至70年代种植较多,后由于流通渠道不畅而产量下降,近年来种蒲业重新兴起,遂溪、雷州及东海太平为主产区,各产区均出现不少蒲草种植、加工、运销专业户。

3、剑麻

剑麻产于雷州、徐闻两县,种植总面积10万余亩,年产量近1万吨。由东方红农场引种、繁殖、推广成功,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剑麻快速繁殖奖”,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场主要品种是龙舌兰,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七分之一,占全国龙舌兰纤维产量的四分之一。

4、橡胶

橡胶主要产于雷州、徐闻、廉江和郊区境内农场,以南华农场、湖光农场为多,为本市较大宗的热带作物。1952年开始大面积种植,后经过调整,现存37万亩,年产干胶1.5万吨,居全省之首。

5、桉树

桉树是绿化雷州半岛的先锋树种,重建雷州生态系统的“骨骼”。现全市有桉林170万亩,为全国最大的桉树生产基地。主产于雷州林业局下属各林场。近年来已加工大批木片出口,现正筹建全国最大的木桨厂。桉油也是传统的出口产品。

6、雷州黄牛

雷州黄牛饲养历史悠久,民国时期为重要的出口产品,供应香港市场,现为我国10大良种牛之一。主产于雷州、徐闻、遂溪3县;尤以雷州数量最多,居全省之首,在全国非牧区县也名列前茅。

雷州石狗是在雷州社会历史与地域自然条件下,多民族民俗文化融合的产物,带有浓重的汉族民间民俗信仰色彩。它以图腾崇拜、雷神、雷祖信仰为文化底蕴,受楚汉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风水堪舆术的深刻影响,有“呈祥报喜”、“守护神灵”、“司仪宠物”等多样、复杂、广泛的用途。雷州半岛是世界两大著名雷区之一,也是“天下雷王”故里。

于是,雷神崇拜成为雷州先民的民俗风尚。同时又由于古雷州是古越族俚、獠、傜、僮、苗、黎人聚居之地,百越部族都有各自的崇拜图腾。俚人以狸(野猫),僮、苗人以猫为图腾,傜人先以盘瓠为图腾,后又以犬为图腾。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变迁,百越人不断杂居相处,他们在雷州特殊的自然条件与多样的社会民族民俗文化的相互影响作用下,对各自原先的图腾崇拜经历了保留、演绎与融合的过程。古越人、俚人、獠人对雷神的崇拜与傜人、僮人对狗图腾的崇拜,逐渐成了雷州百越族先民们在生产生活中所认同共识的图腾,狗图腾崇拜自然成了雷州石狗文化的源流。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民俗文化的融合,雷州石狗也在不断增加新的内涵。源于南朝陈太建年间(569—582)“九耳神狗”的传说,将雷神或雷祖陈文玉的诞降与狗耳呈祥报喜紧密相连,这无疑为雷州石狗文化的广泛性奠定了基础。传说南朝陈太建年间,雷州一名叫陈的猎户,无子,养有一只有九个耳朵的异犬,耳有灵机,每出猎,卜其犬耳,一耳动则获一兽,获兽多寡与犬耳动之数相应。一天,犬的九耳齐动,陈氏以为今天必大有收获,狩猎时,九耳犬围着一丛林荆棘之地汪汪叫,陈氏惊奇,伐木,得一巨卵,带回家后,雷雨暴作,卵开出一男子,左右手上各写“雷”、“州”二字。乡人们以为是雷种,神之。陈氏将其取名为陈文玉,后陈文玉为雷州刺史,死后被雷州百姓奉祀为雷神或雷祖。狗能呈祥报喜得贵子,实际上反映了雷州先民祈祷繁衍生息发展的愿望,即生殖崇拜。因狗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又有“报喜得贵子”的灵气,故而雷州石狗中也出现了雕刻硕大生殖器的石狗,作为祈祷赐福繁衍发展的灵物。

唐五代至宋元时期,不少中原汉人、闽南人为躲避战乱,南迁岭海至雷州,他们带来的民族宗教与雷州的民俗宗教文化相融合,使雷州的文化逐渐多元化。宗教色彩更加浓厚,特别是受到道教文化、佛教文化、风水堪舆术的影响。如“敕令石敢当”、“八卦图”、“招财进宝”、“皇”、“泰山石敢当”等道教驱邪镇魔之符法,与雷州石狗呈祥报喜的民俗作用相结合,石狗逐步演变为守护神灵,被赋予了新的历史文化民俗内涵。石狗原先只被安置在门口或宗庙寺观前,逐渐发展至安置在村口、路边、巷头,以守山坡、江河、坟地等。凡是人们觉得有凶象的地方,都安置石狗以镇压。有些在造型艺术上受到佛教文化影响,掺杂了狮子造型的石狗,也同样有这样的作用。石狗所安放的地理位置不同,其社会民俗的作用也不同。

古雷州虽属南荒徼服,但很早就已通声教。雷州石狗虽然是驱邪镇魔的守护神灵,却很少有凶神恶煞的形象,多笑容可掬,这无疑也是雷州人崇尚德礼的文化底蕴的表现。

雷州石狗产生的文化背景复杂多样,内涵丰富,用途广泛,以上简略地阐述了雷州石狗产生的主要文化背景与用途。除此外,还有受道教天人感应学说影响而作为求雨灵物的石狗,也有因偷食被人打掉牙或腿的石狗,还有认为石狗有灵性,见到姑娘就拎尾巴,人们忌其淫,便打损调戏妇女的石狗的生殖器,更有新娘出嫁时在石狗身上洒石灰水的习俗……,限于篇幅,不一一细述。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湛江电台 红土乡音 雷州人为何敬狗也吃狗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