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宠物资讯 > 文章页面

纽约白人比例(美国纽约白人区)

美国白人比例行将跌破65 他们会灭绝吗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纽约白人比例和白人养狗纽约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纽约白人比例以及白人养狗纽约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第一个华裔美国人是谁第一个华裔美国人是谁

1867年,一名来自山东的少年踏上了离乡的旅途,前往大洋彼岸的美国,从此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

纽约时装周有色人种模特增多

"第一个华裔美国人""华裔马丁路德金""华裔美国英雄""最早赴美国的五位留学生之一"……

在他的身上有太多的光环和荣誉,然而他却被历史不断的淡忘。

这名少年名叫王清福,本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儒生家庭中。但他的父亲懦弱无能,族人觊觎其家产后施计抢夺了他的家产,导致王清福流落街头,成了乞儿。

1861年, 14岁的王清福被一对美国传教士Hlomes夫妇收留,并在1867年受洗,于同年来到美国路易斯斯堡大学(今巴克纳尔大学)学习。

王清福当时还留着辫子,是30个学生中唯一一个外国人,尽管在文化上和美国人有所差异,但老师对他的表现仍然十分的认可。

"既节俭又充满进取心和活力,是一个天生的美国佬(Yankee)"

"这和他种族的阴沉、多愁善感的性格完全相反"

然而,王清福并没有在这个学校这种成功毕业,也没有取得优异的成绩,而他的养父母则希望他能回到中国进行传教。

而在王清福肄业后的6年,即1876年,清政府才派出了第一批官派留学生赴美。王清福因此被列入了“中国最早的5个留学生之一”(早于官派留学生)。

这样的留学经历能够帮助王清福在中国混到一份体面的工作,然而王清福却选择了一个十分作死的举动。

23岁回国之前的王清福

1870年回国之前,23岁的王清福花了数个月的时间游历美国各处,观察此地的政治、经济、社会情况。

回国后,王清福在上海海关总税司里工作,职位相当高。此时他还迎娶了一名刘姓女子,生下了一个小孩。值得注意的事情是此时王清福被逐出了基督教教会,其中理由我们可能从后来他的思想主张中发现。

人生如此,已经是无憾了。然而王清福显然还有他心中的理想。

他在公务之余,时常前往民间演讲,并把自己在美国的所见所闻告诉国内的民众。

他组建了一个社团致力于提升人们的精神层次和道德水平,企图焕发民众的觉醒,并要求民众禁吸鸦片。

随后,王清福还加入了一个反清组织(亦或是和反清组织有染,亦或是自己组建了一个反清组织,说法不一),企图发动叛乱颠覆清政府。然而他在美国购买来的大量武器被中国海关发现,而王清福本人也成为了通缉犯。

王清福无奈,只能抛弃自己的妻子和儿子,独自一人逃往日本,在此期间又娶了一个日本妻子,后来又辗转到美国。

1873年,王清福又回到了美国。3年前,他还遗憾的说,可能这辈子都回不去了。

仅仅1年后,王清福拿到了美国国籍,在不少国外媒体的描述中,他们称王清福为"第一个美籍华人"。

此时的在美华人鲜有王清福这样拥有教育背景的,他们大多数是来自于中国的苦工,其中更有不少人是被当做"奴隶"(猪仔)送往美国的。

在美华工

随着在美华人数量的增加,以及美国186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导致了更为严重的社会矛盾。这场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导致无数美国公司因"铁路投机"而破产,导致无数人失业。

在这其中,在美华人群体的利益受到了严重的损害。10万名美国华人一大半都是在铁路产业工作的苦工,公司倒闭后他们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的支柱,无数人沦为流民。

排华法案宣传画册

客观上来讲,没有接受过教育同时也没有工作的华人群体成为了美国社会的一颗定时炸弹,严重影响了当地的治安和社会秩序,而华人的聚居地在当时也主要是贫民窟和黑社会泛滥的地区。

美国"白人至上"思想兴起连美国总统大选时期,两党竞选人甚至都大喊反华口号。

王清福不忍心自己的同胞受到歧视,他自发的进行了一系列社会活动,企图提高在美华人的社会地位。

他成为了一名演讲家和记者,走遍全国向全美国人解释中国文化,捍卫中国人的尊严。

王清福的一些主张和70多年后的马丁路德金如出一辙,因此许多在美华人称王清福为"华人的马丁路德金"。当然,王清福也成了美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批民权斗士。

在当时的美国活跃着不少反华演说家,他们公然的声称中国人是"无神的异教徒",注定要受到永远的诅咒,并且不断丑化中国人的形象,这让王清福忍无可忍。

1883年,他在纽约创办了一个名为华洋新报的周报,并且首次使用了华裔美国人(Chinese American)的称呼,但因为经营不善迅速倒闭。

他在全国各地的报纸上撰写了数十篇关于中国生活神秘面纱的文章,其中他在1887年就发表了一篇名为《为什么我是异教徒?》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文章谴责基督教本身,同时宣扬儒教和佛教的思想,认为基督教中的不少思想孔夫子早在数千年前就提出来了,但却让无数美国人嘲讽王清福是要让美国人"皈依孔夫子"。

除此之外尘嚣之上的还有各种说法:

"中国人吃老鼠和狗肉"

"廉价的华人劳工抢走了美国人的工作"

"华人必须滚出去"

……

在许多次演讲结束后,王清福甚至会受到暴徒的殴打和生命威胁。

一方面是美国人的不理解,另一方面则是同胞的不配合。

1884年,王清福组建了历史上第一个华裔美国选民协会,他希望在美华人同胞穿着西装、放弃赌博和吸食鸦片、剪掉辫子、关掉妓院、遵纪守法等等,试图让同胞融入西方生活,然而却收效甚微,不少在美华人仍然"我行我素"。

王清福不依不饶还在纽约修建了一个中国剧院,一个语言学校和一座孔庙。

然而王清福的一切努力可以用收效甚微来形容,尽管他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但仍然没有改变美国社会对华人的偏见,也没有改变一小部分在美华人组建黑社会扰乱当地治安的现实。

1882年美国国会宣布了排华法案,限制华人移民到美国,10年后又宣布了更为严苛的"吉利法案",要求所有在美华人向美国登记,领取劳工证。

一石激起千层浪,150名接受过教育的华裔商人和知识分子组成了"华人平等权利联盟"。王清福作为该联盟的主席,在1893年1月到美国国会出席听证会。然而吉利法案却被判定为没有违宪,所有在美华人也被强行要求办理劳工证。

平权和消除对华人的种族歧视一直是王清福的毕生追求,然而在他的有生之年,这样的梦想始终没有被实现。

1896年,在离开中国23年后,王清福托在华的朋友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家人,并且收到了一封来自儿子的信件,他回信给儿子道:"我之所以远离故乡一直不归,主要原因,是想在这个国度里,为我的同胞们效力"。

2年后,他回到自己的家乡和家人短暂的团聚,却不幸患病离开人世,享年51岁。

死前,他曾经还是孙中山民主革命的支持者。

直到1943年后,因为大量中国高端人才前往美国,美国才彻底废除了禁止中国人入籍的排华法案。

正如他所说的:"成为美国公民的要求,应该只有他的人品和健康。"

"Character and fitness should be the requirement of all who are desirous of becoming citizens of the American Republic."

71年后,马丁路德金沿袭他的思想,在演讲《我有一个梦想》中说道:"我梦想,有朝一日,我的四个孩子将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度,人们评判他们,是看他们的人品,而不是他们的肤色。"

参考资料:

Seligman, Scott D《The First Chinese American: The Remarkable Life of Wong Chin Foo》

ASIANWEEK STAFF《Chinese American Hero: Wong Chin Foo》

《THE FORGOTTEN STORY OF THE"FIRST CHINESE AMERICAN》

王成先《美籍华裔第一人原是咱们即墨人》

《WONG CHIN FOO AT LEWISBURG》

OK,关于纽约白人比例和白人养狗纽约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国人口结构大变化 白人比例跌破6成,亚裔人口增速最快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