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宠物资讯 > 文章页面

黄浦区梨园坊(梨园坊动迁)

梨园坊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黄浦区梨园坊,以及梨园坊里养狗的好不好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道滘话是怎么说的剧本是什么样子的

一、方言

梨园坊

道滘邻近莞城,道滘方言属于东莞粤语,语音、声调、词汇、语法等基本与莞城镇话相同,但有点差别:如在个别字音上,莞城话“水”和“所”、“菜”和“错”不分,道滘话却分明,偏近广州音;在个别字词汇上,如莞城话的“饮水”、“返屋企”、“饭粥”,道滘话叫“食饮”、“去归”、“饭糜”……道滘方言,严格起来讲,可分两支:一支“东莞水”,发音偏近莞城话;如闸口村、南城村、永庆村、厚德村、北永村等东莞水流经的村落。一支“大汾水”,发音偏近望牛墩镇及洪梅镇,如小河村、大鱼沙村、九曲村等大汾水流经的村落。“大汾水”方言的发音,“饮”和“忍”、“海”和“匪”、“身”和“心”不分,都读成REN、FEI、SHEN。

道滘方言词语举例:

1、天文地理

天皓(天亮)齐黑(天黑)热头(太阳)

村仔(农村)水氹(水坑)定方(地方)

2、时令、时间

家下(现在)醒朝(明早)成日(整天)

日头(白天)鼠日(哪天)下昼(下午)

晚头黑(夜晚)朝头早(晨早)

3、农事、植物

莳田(插秧)标花(扬花)绞米(碾米)

耕田佬(农夫)田荠(荸荠)油麻(芝麻)

花棯(花石榴)黄碌(柚子)

4、动物

鸡兰(小母鸡)鸡春(鸡蛋)马骝(猴子)

雀仔(鸟儿)鏾鸡(阉鸡)飞鼠(蝙蝠)

姑蝇(苍蝇)炮足(蜈蚣)蛤(青蛙)

禾蜎(蚯蚓)

5、房舍、家具

天厦(厅)地栿(门坎儿)下间(厨房)

杌(凳子)被窦(被窝)交椅(椅子)

6、称谓

老子(父亲)老母(母亲)新抱(儿媳)

后归公(继父)后归婆(继母)娘仔(闺女)

膝(重孙)爷乸(父母)大人公(家公)

7、身体

头壳(脑袋)后枕(后脑勺)背梅(背脊)

肋赤下(胳肢窝)栋指(中指)大髀(大腿)

屎肚(肚子)尻臀(屁股)

8、病痛、医疗

结恭(便秘)扯虾气(哮喘)冷着(着凉)

焗着(中暑)麻墨屎(雀斑)迭茶(抓药)

热气(上火)

9、衣着、穿戴

着衫(穿衣)联衫(缝衣)背褡(背心)

笠衫(汗衫)裤头(短裤)手砈(镯子)

甩色(退色)颈巾(围巾)

10、饮食

食饮(喝水)食用(伙食)冷饭(剩饭)

搛餸(挟菜)打边炉(吃火锅)饮胜(干杯)

整餸(做菜)饭焦(锅巴)豆腐霉(腐乳)

11、日常生活

起身(起床)返工(上班)去归(回家)

洗身(洗澡)透凉(乘凉)嫽(玩耍)

倾计(聊天)闹交(争吵)打交(打架)

12、红白大事、迷信

长头(头胎)身己(身孕)驮仔(怀孕)

出月(满月)过身(死)神心(虔诚)

挂纸(扫墓)溪钱(纸钱)喊童年(叫惊)

13、工商业

事头(老板)伙记(伙计)帮趁(光顾)

水脚(路费)抖木佬(木匠)碎纸(零钱)

14、文化教育

学仔(学生)返学(上学)解馆(放寒、暑假)

上堂(上课)踢燕(踢键子)讲古(讲故事)

15、动作、心态

企(站)踎(蹲)狂(怕)揾(找)

畀(给)眼热(眼红)交带(嘱咐)

16、形容词

谐(粗糙)滑脱脱(光滑)癐(疲劳)

当衰(倒霉)呃(聪明能干)曳(顽皮、差)

百厌(顽皮)精(机灵)蛮塞(野蛮)

伶俐(干净)爽瘾(有趣)

17、方位、代词

入内(里面)麻口(外面)鼠个(谁)

也嘢(什么)鼠的(哪些)佢(他、她)

点解(为什么)点样(怎样)嗰个(那个)

18、副词、介词、量词

蚊蚊(刚好)即午(立刻)是但(随便)

卒之(终于)冚班栏(全部)横掂(反正)

一啖饭(一口饭)一蔸树(一棵树)妥(完)

畀(被、给)

道滘方言探趣(叶泽南供稿)

形容词组的特殊结构

普通话的形容词结构是形容词加上后面相迭的修饰词如红彤彤、白茫茫、黑压压、绿油油。广州话也用这种结构:红卜卜,黑麻麻,白雪雪,其后边相迭的修饰词有些与前边的形容词意思一样,有些则没有意义,只起着增强语气效果的作用。

但道滘话的形容词组合是由前面的形容词及后边一个修饰词组合,中间用个“呀”字相连,如红呀刺、白呀雪、黑呀摸、密呀集、长呀锚等,但与普通话、白话不同的是,后边的修饰词都有具体的意义,从性质、程度、场面、情景等方面补充说明前边的形容词,况且使用贴切,大大增强前边形容词所描绘和表达的效果。红呀刺意为红得刺眼,白呀雪像雪一样白,黑呀摸——黑得看不见,要摸着辨认:密呀集——密得像所有东西集中在一起;长呀锚——船锚都连着长铁链,在深水里也能到水底;短呀切——像刀切过一样短;圆呀辘——像车辘一样圆。这样的形容效果普通话是望尘莫及的。

道滘方言的形容词组合还有另外一种结构,就是形容词后边配上一个该词形容范围内较典型的物或人作参照,中间加个“过”字,意为超过。例如:老过彭祖,彭祖乃传说中最长寿的人;咸过盐胆,盐是咸的,想必盐胆是最咸的东西了;蛮过番鬼,蛮是不讲道理,番鬼指外国人,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后又强迫中国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我们的祖先认定了番鬼最不讲理了;胆大过喃么,喃么佬是驱魔捉鬼之人,敢操此业者肯定大胆了;臭过大列,大列是从前道滘埋死人的坟地之一,其臭可想而知。还有苦过黄莲,甜过蜜糖,清过水鬼尿等等,比起普通话中很老、太咸、极大胆、臭得不得了,生动活泼得多了,让人回味无穷。

趋吉避凶的词语

道滘方言与东莞方言同宗,由广州方言(白话)派生出来,故与白话一样,有许多趋吉避凶的词语产生。

白话中空屋的空字与凶字同音,听起来不舒服,因而取凶的反义词“吉”,空屋、空车、空船说成吉屋、吉车、吉船。又如:猪肝、猪舌,肝与干同音,干者无水也,舌与蚀同音,蚀是亏本之意,此乃生意人之大忌,故取干的反义词“润”,蚀的反义词“利”,称之为猪润、猪利。猪的脾俗称猪连贴,但贴是倒贴,也是生意人的忌讳,故美其名称猪还利。帆与烦同音,出门最怕麻烦,亦取其反义词顺利,把帆称为里。

道滘方言也一样,例如鱼鳃的鳃字与衰同音,不吉利,取其反义词旺,道滘人把鱼鳃称为鱼旺。又如断口的红砖,本来应叫烂砖、断砖。但建房是人生少有的大好事,不好说烂、说断,又不能用烂的反义词“好”,这样会无法区分真正的好砖,故用烂的同音字“硬”的反义词“软”来称呼,有时泥水师傅叫小工拿几个软口砖来,非道滘人真是摸不着头脑。桌子不平稳,在桌子脚上楔上砖头木片,但楔与蚀同音,所以取蚀的反义词“赚”,楔高一点说成赚高一点。还有喜庆之日如果哪样东西用完了吃光了,要说用起了,食起了,大概起与喜同音之故,建屋称起屋,其意亦然。

二、谚语

道滘方言的谚语,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生活哲理性的;一类是农时季节性的,也称农谚。举例如下:

起早三朝顶一工,起早三年唔使穷。

食唔穷,着唔穷,唔晓打算一世穷。

人争一啖气,佛争一炉香。

人穷志唔穷。

清明前后,莳仔滑溜。

头造白撞,尾造秋淋。

芒种莳田两造空。

初八廿四,水大鸡返寺。

三、歇后语

道滘方言中的歇后语,按其义和出处可分成三类:一类是出于谐音;一类出于推断;一类出于当地的市井故事。举例如下:

年晚鸡公——唔敢啼(提)

外甥担灯笼——照舅(旧)

番鬼灯笼——照远唔照近

火烧南巫馆——无晒符

新华珠整饼——无嗰样整嗰样

道滘佬着长衫——预休死

道滘佬着长衫——预休死

这个歇后语的故事发生在本世纪二十年代。道滘西村有个家境殷实的农夫,适逢丈人做大寿,丈人是个富有而又体面的人家,农夫的妻子为了面子,要农夫穿上结婚拜堂时着的长衫,去给丈人拜寿。农夫是个老实巴交的种田人,很不习惯穿长衫。农夫的妻子又劝又逼,农夫终于拗不过妻子,最后闭着眼睛,蹬着脚说“预休死,穿就穿吧。”道滘方言,预,预备;休,了,时态助词。“预休死”其义就是下定决心,连死也不怕。这个歇后语原语是:“西村佬着长衫——预休死。”后来传到外地,成了“道滘佬着长衫——预休死”。

道滘的歇后语(叶泽南供稿)。

语言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和不断丰富的。由于地域不同,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有异,产生了许多地方色彩浓厚的词语,从道滘的歇后语中可见一斑。

新华珠整饼——无个样整个样

新华珠乃解放前道滘著名的饼家。这天,伙计向老板请示,今日做什么点心,老板直截了当说:无个样整个样。其原意为哪个品种卖完了就做那个品种,但在流传中则引申为本来不应该不可能发生的事现在搞出来了。

前头仔食辘堆——有得食哭,无得食又哭

前头仔即丈夫前妻所生儿子,辘堆,道滘年果,添丁过春节时分赠给亲友之食品,由白糖糯粉油炸而成。旧社会后母娘刻薄前头仔几成定论,这位后母添丁了,忙着炸辘堆,前头仔围着油锅想吃,后母偏不给,哭了,哭得后母不耐烦,也认为不吉利,就在油锅中捞起个滚烫的辘堆放到前头仔的手上,前头仔给烫得又哭起来。这比喻事情成败得失都没有好结果。

死人灯笼——报大数

以前人死后,送丧的队伍前边打着两个灯笼,上丧船后就插到船尾两侧,尸体下葬后烧掉。灯笼谷箩般大小,白色,黑字或蓝字,上书死者年龄。那时,人计虚岁,已比实足年龄大了一两岁了,死时还要加三岁,谓天一岁地一岁人一岁。虚岁是七十二岁,灯笼上却写着七十有五。虚岁是七十七岁,按其计算方法充其量也只有八十岁,灯笼偏偏写上八十有余。那年代人均寿命较短,人们祈求长寿,连死了也虚报岁数标榜一番,对死人来说也是一种慰藉。

补锅仔睇相——你教晓佢

补锅仔,新村人,四五十年代常来道滘与人看相,盛传十分灵验。一日几位中年妇女串谋考验其睇相本领,为混淆视听,几个人蓄意调换衣服穿,还把头发搞乱,团团围着补锅仔说:“都说你睇相灵,如果你能看出我们其中哪位是富婆,我们就帮衬你。”补锅仔一听,知其用意,便使出看家本领——察颜观色伺候。他显得神情自若、滔滔不绝地说:“这容易,富婆有其特殊的气质和相貌,眉宇之间有一股非凡之气,鼻形适度而润泽,耳廓和谐而丰腴。”这本是泛泛之词,但对一班农村妇女来说却深不可测,听他讲一句就偷偷往富婆面上看一下、验证一番。补锅仔早已心领神会,说:“这位就是!”妇女们赞口不绝,争相帮衬。补锅仔大获而归。这歇后语深刻地揭露了睇相骗人的伎俩。

番鬼灯笼——照远唔照近

番鬼灯笼,中秋灯饰之一。取名番鬼,可能由外国传入,它是圆柱形的,上下分别是圆形纸板,侧面用彩纸折成。因硬纸板不透光,燃点后地上留下一个大圆黑影,远处反而有光线照亮,这歇后语一般指某人或事物,附近得不到其好处,远处反而得益。

细蚊仔(小孩子)剃头——还有一点

解放前穷人,尤其是孩子多的家庭,孩子剃头都是由父母操刀。至于发型,男孩只有一个式样,周围刮光,只在脑门上留一块头发,人们戏称椰皮头,也叫帮(锄头)口装。因非职业刀手,手势差,剃刀又钝,小孩都被刮得哇哇大哭,挣扎要走,故此还得要人按住,像擒拿刑事犯般,最后还难免留下一两个渗血的刀口子,孩子们视剃头为苦差,不肯就范。大人要哄,说剃完头怎样怎样,许猪许羊,连摘星星月亮也应承。剃时还得给点零食。但孩子还是不耐烦,刚开始就问:“怎么还没完?还有多少?”大人哄他:“快了,快了,还有一点。”“一点是多少?”看来没有清晰的回答不行。大人见小孩手里拿着一块瓜角,就说:“只有瓜角那么多。”逗得围观者大笑。这等“享受”,可能现在的孩子永远也无法体验了。

销魂柳钓塘虱——唔敢见人

销魂柳,男,道滘厚德人,从艺粤曲,唱子喉,销魂柳是艺名。三十年代的留声机唱片有他演唱的粤曲。后来不知因同行所妒还是得罪人,被毒破金,讲话声音嘶哑。四十年代曾在烟馆赌档靠卖零食糊口,其小食甚为精致,推销时扭腰碎步学花旦走路取悦客人。解放后禁烟禁赌,无以为生,其时年过六十,个高瘦削,一副瘾君子态。因无所长,唯有钓塘虱为生。他在塘边垂钓,必有好事者缠着他问长问短,探究梨园逸事,花边传闻。钓鱼须环境幽静,人声嘈杂鱼不上钓,况销魂柳已破声,说话困难不方便作答,更加上自己落拓,觉无颜面。索性改在晚间垂钓。塘虱鱼本是喜阴鱼类,昼伏晚出,此举收获也丰。儿时亲友造访,因羞于称呼客人,躲在一角,父母便向客人解释:这孩子是销魂柳钓塘虱——唔敢见人。这歇后语道出了旧社会艺人坎坷悲惨的命运遭遇。

蓝金钱——粘(读年音)到死

春节、结婚或新居入伙,人们都贴对联,那对联是红颜色的。但从前家中有亲人死了,过春节要贴白色的对联,贴在门楣横额下边的“金钱纸”是蓝色的,道滘人对照这种风俗习惯,把那些专会计算人,占人家便宜,损人利已或惹是生非者称为“蓝金钱”,意为与其接触必定吃亏或倒霉,道滘话贴讲成粘(音年),这粘也有接触之意,但歇后语有因果倒置之嫌,因为蓝金钱是人死了才粘的,不是粘了才死人的。

销魂柳卖金钱蹄——贵人食贵嘢

在销魂柳钓塘虱的歇后语中,曾提及销魂柳被人毒至破金,离开梨园,在道滘的赌摊烟馆中捧着个托盘卖小食度日之事。他亲手泡制腊鸭肾、桂花扎、金钱蹄、卤掌翼等,十分精致、美味,但十分昂贵。单说那金钱蹄吧,他把猪蹄剔出骨肉,只留猪皮,宛若那高筒皮靴模样,再把瘦肉、肥肉、猪肝、火腿配以花雕酒、桂花末等配料腌制后填入猪蹄皮中,扎紧,隔水蒸熟,再放入卤水里浸卤而成。卖时再切成铜钱般厚薄的片状,故称金钱蹄。该小食的确色、香、味、型俱全,但每片索价五角,那时五角钱可买一斤猪肉,但在赌场内,对于那些赢了钱的人这根本不在乎,另那些在烟馆消遣的也不是等米下锅的穷人家,吞云吐雾之后,口涩味苦之余,也不会计较价格高低,偶有嫌贵之人,销魂柳则妙答说:“贵人食贵野嘛!”

南丫打坣——以大为准

六十年代,田多人少的南丫大队是公社支援的对象。堤围有险段,立即组织调动公社属下的工厂、企业单位的员工前往协助打坣、加固堤围,各支援单位按人数分配地段筑堤,到完成时,主管部门要评比验收,其标准由高度宽度衡量,看各单位是否符合要求。因堤围是抗洪、防台风和潮汐的重要防线,验收标准要严要求,因此主持者挑选筑得最大最高的为标准,比它小比它矮的堤段要返工,人们故称南丫打坣——以大为准。后把这歇后语引申为:对事物的观点,做法有争议时,以较高级别的领导说的话为依据。

屎蚊筹当苏木——哋好嘢

道滘以前盛产黄麻,黄麻收成后,剥下皮稍作加工卖给收购部门,而麻骨晒干作燃料用,那时物质缺乏,生活水平也较低,人们便把麻骨截成十四、十五厘米长的一段段,再破开两边,大便后揩屁股用,称之为“屎蚊筹”。筹即筹码,条形竹片,以前货物出入仓或上落船作筹码记数,“屎蚊筹”取名筹,可能与其形似。屎蚊筹这东西用后丢在便缸中经尿液浸泡会变成枣红色。苏木,中药也,能散淤活血,熬出水的颜色也是枣红色,中药店出售的苏木是一段段的木质片状,民间在裹糯米粽或做糯米团时利用苏木作天然色素。片状苏木不论颜色、形状都与屎蚊筹相似,人们讽刺把那些无用的东西也执拾收存的人为屎蚊筹当苏木。“哋好嘢”意为识货,知道是好东西,这话含反意。

四、儿歌

道滘流行的儿歌大都是古老的儿歌,在民间口头上流传,都是妇女带小孩时教小孩唱的,歌词琅琅上口,其内容大都是反映乡村风情,有些是小孩子边做游戏边唱的。这些儿歌,乡村中的妇女和小孩都会唱,不知唱了多少代人。人们习惯把儿歌的第一句歌词作为这首儿歌的歌名。举例如下:

打髀仔

打髀仔,唱髀歌,今年好过旧年多。头造三棵割一斗,尾造四棵割一箩。炊的如龙(年糕)大过磨,整的辘堆大过四耳箩。

炮仗雨

炮仗雨,早禾田,三担谷,四分田。

点趾问脚字

点趾问脚字,四马为骑,班班捩捩,跳上横山。横山好养狗,北山好养牛。牛蹄脚,马蹄脚,踢、踢、踢,踢着个中间大小姐。缩埋头颈似虾公。一只虾公三啖饭,一个虾头等阿爸返。

挦栋指

挦栋指,打栋梁。劏鸡乸,破鸡肠。鸡肠曲,煮饭粥。饭粥燶,煮虾公。虾公跳落锅,仔爷仔乸度,度得筲箕连一锅。大烫斗,细烫斗,人出拳头你出手。鱼仔揾埋鱼乸食,鱼乸生春大过水牛头。牛头跌落井,捡个大麻饼。麻饼跌落塘,捡粒大槟榔,槟榔跌落“禽渠”窟,拉紧××(被人打的姓名)打百一。一二三四五六七。

鸡兰仔

鸡兰仔,跳上篱头生个春,阿妈捡埋蒸仔食,阿嫲捡埋染网巾。染得网巾十二顶,顶顶卖返钱二银。唔好卖晒,留埋一顶畀阿妹戴。戴起去红街。赚大银,起大屋。娶埋新抱来推谷。落雨淋淋去点灯,无休一条花手巾。谁人捡到畀返我,我买一个槟榔畀你两姐妹分。

五、盲佬歌

旧时盲佬歌多由盲人唱,老百姓平时也学唱。其内容上可分两类:一类是盲人上门乞讨时唱的祝福性的歌,歌词都是吉庆语;另一类是叹世性的苦情歌,叹世道艰辛。举例如下:

今贺喜

今贺喜,贺门庭,贺得家和万事兴:家中添贵子,人口保安宁,福如东海乾坤永,寿比南山日月明。

日头落

日头落,北风天,日日做工去田边。冷暖衣裳无两件,春夏秋冬年过年。

六、民间故事

天有多高

这是道滘很久以前的事了。

一私塾老师接到学生吴财主的儿子投拆,说学生放学后到他家花园里偷芒果吃。私塾老师立即向学生训话,临完时说:“你们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连吴财主花园的芒果也敢偷!”

一位姓黄的学生一本正经地问“先生,偷东西的确不对,我们也真的不知天高地厚,你告诉我们天有多高吧!”

老师本来正在气头上,但是学生问得认真也不发火了,仔细一想,这问题确实不好答。他想了一下就说:“哪位学生能回答这个问题?总之书上有记载的,有文化、有地位的人说过的都可以为据。”学生都静静思考。

好一会,一位姓叶的学生举手回答:“天与长安路一样高。”老师问“有何根据?”叶生答:“唐诗有云:‘日出长安路’,日在天上,故天和长安路一样高。”老师捋着胡子微笑:“好!”

姓刘的学生受启发,也举手答:“天有三层楼房高。宋词有句:‘三层楼上可摘星’。老师连声说妙。

吴财主的儿子也举手:“先生,我爸的话能作根据吗?”老师连忙说:“你爸是有名望、有地位的人当然可以。”吴公子说:“天只有几丈高。我爸常骂我:‘日头几丈高还不起床!’”众人乐不可支。

学习成绩最差的跳皮鬼、姓卢的学生也居然举手回答:“天只有我两个屁股那么高!”老师有点发怒:“胡说!”跳皮鬼毕恭毕敬地答:“不敢,那天我爬在地上掏蟋蟀,你说我屁股翘得半天高,你是有文化人,说话算数,一个屁股半天高,天不就我两个屁股高吗?”众学生皆大笑,老师闭着眼摇头。

(叶泽南作,载于1999年11月15日道滘报第三版)

开封有个包青天道滘有个叶青天

1993年10月期间,电视连续剧“包青天”正在放映,收视率甚高。可见人民敬仰公正廉明,明镜高悬的清官,敬佩包拯大人不畏权势,深入调查,事实求是的思想作风,高尚品行。道滘在清代也有个“叶青天”。

叶缙光,字弢园,道滘人,自幼聪明好学,于清嘉庆辛酉年(公元1801年),乡试考中第29名文举人。当时有匪首简帝龙作乱,道路不通。叶缙光改装偷到广州,向省禀报。匪帮大怒,准备杀害叶缙光一家,缙光严密防御,引清兵逮捕简帝龙等40多名匪徒,解往抚署(即省政府)。简帝龙说:“坐者你的人,立者我的人,我已于抚署附近埋伏火炮为号。”粤督即派兵搜查,果然在附近搜出大炮。粤督将简帝龙等人处以刑法,给予叶缙光奖励。

又有一次,海贼张保企图枪劫道滘,叶缙光率领乡人抵御,壮士卢全锡等8人战死,相持一个多月,叶缙光保卫了家乡。后来张保接受清廷招抚,道滘解围。后封叶缙光为大挑官清流知县,到任后,叶缙光处理土豪数人于法,兴利革弊,宿案一清,有叶青天之称号。

有一年,刚巧清流县的学宫倒塌,叶缙光说:“教先学校不建,何以育才?”他牵头捐款,提倡修建学宫,还未建成,叶缙光病死在清流县,贫不能归。当地绅民纷纷捐款,给他家人运回棺木回乡安葬。当地军民泪送“叶青天”。

(叶振锵整理,载于1993年10月30日《东莞日报》)

上手材捧红小武王李松坡

二三十年代,在岭南,是粤剧的全盛时期,粤剧戏班也从单一的过山班分出省港大班,粤剧大老倌集中在省城(广州),香港大班里,人们也从“到乡下睇戏”转向到“省城睇戏”。乡下的过山班多者三四十人,小者为“八仙”班,只有一些二三流水平的演员。但过山班的演员吃苦耐劳,一专多能,练就一身铁打的本领。南洋各地,聘不到一流水平的演员,常从过山班中挑选一些好演员,冒充“名伶”。李松坡就是这样受聘到南洋演出,而被上手材棒为“小武王”的。

上手材,道滘永兴坊人,十二三岁失学,跟南巫佬学八音。一九一一年到广州拜舅父上手玉为师,一九一五年携带四个弟弟到南洋演出和授艺。

李松坡从乡下班走江湖,见到的只是乡间农舍。被聘到南洋献艺,他一上码头,就被南洋的高楼大厦和南洋的戏班、广告、高票价唬住。南洋戏院将他捧为粤剧名伶。李松坡有自知之明,生怕对不住南洋观众,更怕被“踩台”后无脸返“唐山”,决定辞职回东莞。

第二天清晨,李松坡按南方人惯例,上茶楼“一盅两件”。恰遇上手材三兄弟叹茶。大家知道,一出国门,黑头发、黄面皮者皆是同胞、老乡,何况上手材与李松坡同是东莞老乡?上手材见李松坡乍到,自然以先为主,挥手相邀,同台品茗。茶过三巡,上手材见李松坡愁云满脸,一肚忧郁,便问是病是忧。李松坡异国遇老乡,又是同行,当然直肠直肚,直诉衷情。上手材听了,哈哈大笑,立即说:“不是我沙尘材沙尘(东莞话沙尘有自高自大之意),你可知道,戏行有句谚语‘三成老倌,七成棚面’!有我上手材,你怕什么?放胆做戏啦!”

当时的粤剧,由于音响不佳,咪头不灵,演的多是武戏为主。而伴奏的音乐手,不是在今天的台侧或音乐池,而是在今天挂布景的台正中。戏迷看戏、先看棚面。棚面音乐手多,行档齐全,自然是好戏,棚面不齐,自然是差戏班。而当时的棚面音乐手,为了提高效率,表现自己,是随着主角后面,亦步亦趋,边走边奏的。当晚李松坡演出,尚未出虎度门(台口),上手材与四个弟弟、徒弟,一齐吹响大笛,敲响锣鼓,一时间惊天动地。那时候,看戏者只为消闲解闷,观众一边喝茶吃果、“倾计”(谈话),忽被大锣大鼓震惊,注意力不由集中台上,只见台上上手材立在正中,鼓起个大肥肚腩,吹起大笛,雄声直冲云霄,不由得为之振奋拍掌。

李松坡一脚刚出虎度门,全体棚面乐手,一齐拥去,一齐大呼,“小武王李松坡啊!”一排锣鼓,一片欢呼,观众即时在脑海中刻上小武王——李松坡的印象,对李松坡的演出,更是兴趣大增。

李松坡本在乡下练就一身武打本领,确有真功夫,当晚在上手材的鼓舞下,更为落力,因此一炮而红,成了威震南洋的“小武王”。

翌晚,名伶梁笑初出场,只有喉管全一人随后支撑,远远比不上李松坡的架势,演出大为逊色,喉管全无可奈何,只好叹曰:“独力难支啊!”从此,李松坡小武王,名扬四海。李松坡回广东后,享誉四乡,成了名符其实的小武王!

(张铁文作,原载《东莞日报》1996年7月27日)

以下就是剧本的样子话剧《阮玲玉》第一幕(玲玉着一件洁白旗袍,时在妙龄,黑发及耳,面若春花,喊着"妈妈"跑进屋来,扑在阮母怀中)阮玲玉:妈妈,昨天晚上学校的恳亲会,你为什么不去?阮母:你看妈妈这身打扮,怎么进得了你们那学堂的大门哟!人啥时候都不该忘了自己的身份。阮玲玉:学校的大门,就只该让他们坐汽车的进吗?论身份,我是崇德女校的学生,妈也是学生家长呀!阮母:昨天晚上妈伺候张家太太打牌,怎么能离得开呢?可是,耳根子边上真好像听见你在唱歌呢,有两次张太太喊我,都没有听见。阮玲玉:妈,现在我就来唱给你听张母:几时不见,阿玉成了金枝玉叶啦!怪不得我那不成材的儿子这些日子嘴里总阿玉阿玉的--阮妈,来我这里几年了?阮母:多亏太太收留,阮妈带小女进府八年了。张母:当初你死了男人,吃住没有着落,怀里的孩子瘦得像要死的猫儿--阮小姐,对不起!这些年,主家待你不薄吧?(语气忽转严厉)我问你,为什么要偷我的钱?阮母:啊……没有,没有,太太的钱,我没见着!张母:太太所有的钱当然你想见也见不着,我问的是放在梳头匣子边上的那二十块光洋哪去了?早晚可是你伺候我梳头的!阮母:求太太再想想,不要一时记错了。这些年,我可是本本分分靠我的人工过活……张母:靠人工,一个老妈子能供女儿进洋学堂?穷人要讲良心,世界早就不这样啦!阮小姐,你娘要不把钱交出来,我就告到你学堂去……(这时侯,张四达和杨若云从阮家门口出现,张四达见阮玲玉和阮母跪在地上,急忙走到自己母亲身边)。张四达:(轻轻地)妈,那二十块光洋是我拿的。昨天晚上,你在牌桌上忙得不可开交,我急等钱用,就把那钱拿走了--这是你包钱的手帕。张母:怎么会是你,不可能是你,就不是你……(对阮母恶狠狠)王妈,你给我滚蛋,立刻滚蛋!我不愿意再看见你!还有你!充什么阔小姐……四达,少在这个地方呆着,走!(张四达和母亲推门出去,阮母目送他们离开,转身抹去眼泪,一回头看见杨若云同情的目光)。阮母:杨小姐,让你见笑了。像我们这样的人家,本不该叫孩子上学,阿玉的心气儿高啊……回到学堂,千万不要对人讲,让玲玉抬不起头。杨若云:伯母,别客气,我坐坐就走。伯母昨晚没去,阿玉的歌唱得可美啦,老师夸赞她有演艺天才。阿玉,今天我们是来给你送好消息来的。你看,电影厂的招生广告:大导演蒲团先生要为他新拍片子招一名小媳妇。论条件,阿玉你准行--那可就是大明星啦!阮母:不,再苦再难,也不能让我的孩子去干那个!老话说,天下三般丑:剃头、做戏、吹鼓手。张家干不成了,我到别处去当佣人,再下贱就下贱我一个,还要让阿玉进学堂。杨若云:伯母,你们广东人的脑筋应该是开通的。好多洋货、洋玩意儿都是从贵乡过来的,当今大明星胡蝶小姐就是你们广东人呢。(这时侯,张四达面带难色,迟疑地进来。)张四达:阮妈,阿玉,太太的脾气简直没有办法,我死说活说劝不拢,还是要你们离开这里,最迟不过明天。杨若云:阿玉,多难的事也能捱过去,我先去了,报考的事你再想想,伯母,保重!阮玲玉:(忿忿地)最迟不过明天--妈妈,走,咱们现在就走!张四达:阮妈,有什么地方可投奔吗?你老是看着我长大的,如果肯信得过我,我有个地方你母女可以安身。房子虽不宽敞,清静倒很清静,原是我上学时候住的,后来一直闲着,钥匙在我手上。就在邢家桥鸿庆坊134号。第二幕(鸿庆坊134号,阮氏母女暂栖之所。阮玲玉和张四达默默对坐着,良久,阮玲玉才抬起头来。)阮玲玉:这么说,太太那二十块光洋不是你拿去了?张四达:我哪里见过什么光洋哟!再说那天晚上我根本就没在家--你知道我去什么地方了?(顿了一顿)我那天呀,和你在一起,我去参加崇德女校的恳亲会。只不过是你在台上,我在台下,你唱歌,我听歌。阮玲玉:那天我两只眼睛只顾寻找阿妈,没有发现四少爷……你,为什么要代我们母女承担罪名呢?还给我们这么好的房子住着,还拿钱接济我们。(一笑)那天我真不该拿话顶撞你--张四达:你呀,那天哭得像个泪人……其实,我妈那天根本就没有丢钱,她看出来我喜欢你,所以就……阮玲玉:你说什么?太太她,她没有丢钱?张四达:阿玉,你知道吗?有句话我早就想说了……我不是乘你在危难之时……我是真心实意地爱你!刚来我家的时候,你六岁,我十岁,你身高一分,我心里的爱长一分,你人长成了,我的爱也长成了。我妈这样做,可是拦不住我,阿玉……阮玲玉:(不知所措)四少爷,不,张先生……张四达:(打开一个锦盒,举着)这是给你的,听伯母说,是你最喜欢的--阮玲玉:(为另一种感情所驱使,眼前一亮)耳环,红宝石的?(动情地)四岁那年,爸爸临去世的时候,因为没有给我买一副这样的耳环,久久地闭不上眼睛……(阮玲玉接过耳环。张四达站起身来。四目相对,阮玲玉脸上除了羞涩,更多的却是黯然。阮母出现在他们面前。)阮母:结婚吧,你们。张四达:(无可奈何地)妈妈,还不行!太太不会答应我娶一个曾在家里作过下人的女儿。眼下倒是一个绝好的机会。趁我父亲去世发丧,(说着,哀伤地将一条黑纱戴在左臂上,给阮玲玉也戴上一条)按照咱们广东人的风俗,阿玉以儿媳的身份前往吊孝,灵堂作花堂,促成太太认下这门亲事。阮玲玉:(不敢相信地)这样,我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作你的合法妻子?张四达:是的,我要把你供养在家里,要你做镶金裹玉的阔太太。阮玲玉:不,我要做事。我要投考电影公司,先做艺人,后当明星。张四达:(情急)天下三样丑:剃头、唱戏、吹鼓手!你知道不知道?我不让你去吃这碗开口饭。别忘了,一个女人最要紧的是名声!阮玲玉:名声,从小我就爱自己的名声。可是外面传言,住在鸿庆坊里的是张家四少爷的……不,我要自立!张四达:好了,好了,别耍孩子脾气,快梳洗打扮起来,随我去给爹吊寿……第三幕阮玲玉:(对空诉说)人们啊,世界呀,当羽毛刚刚丰满的孔雀第一次开屏,半羞涩半恐惧地展现自己美丽的时候,多像一个少女第一次悄悄地向着人世敞开自己的心扉!她们当中,哪一个的心灵里没有一方神圣的祭坛?哪一个不把自己视作一朵洁白浑圆初绽的花?当她向这个人世献出一切的时候,她也理应得到一切……腥臊的人世,不公平的天地,我把什么都给了人家,可连一个堂堂正正却又平平常常的女人都作不成,作一个侍奉人、伺候人、给人家又当牛马又生儿女的妻子都不可得……她在一束光里放声痛哭,似乎声调嫌高,时间嫌长--(灯光大亮。蒲团导演大步走上。)蒲团:(喊)死道扑!很成功--今天就拍到这里。来,阮小姐,认识一下。在下蒲团,就是(两手比一个大大的圆形)"蒲团"--摆在佛爷前头的垫子,供施主下跪和和尚们打坐用的,老方丈得道升天,涅盘的时候,就坐在我的身上。(此时,张梦露--漂亮之极,大模大样对人不理不睬地穿场走过--)阮玲玉:(怯怯地)刚才走过去的那位,是--蒲团:(略显神秘地)她可是咱们这儿的大明星,往后你会认识她!第四幕(江边码头。时有江轮的马达声、汽笛声。间或有远处传来的沉雷一样的炮声,夹杂数记枪声。张四达提箱急匆匆上,后跟阮母。阮母怀抱玲玉的养女小玉。)张四达:(抱怨)日本人的炮弹不长眼睛,逃难就是逃命,偏在这个时候要个孩子,野种!阮母:不许你这么骂孩子!张四达:我知道,这一阵子你老人家的行市也看涨,以前是用这个口气跟我说话吗?说她不是野种?那她爹是谁?妈是谁?不就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个丫头子吗?阮母:孩子可怜见的。再说你和阿玉到现在还没个夫妻的名分,也不敢生个孩子,收养一个女儿不正好吗?张四达:好了,别说那陈年老账了!你老也不是不知道,家父家母在世的时候,我敢吗?如今二老都去世了,且不说要不要按咱广东人的规矩,守孝不得完婚,就说阿玉的心思,难道你看不出来?(时有炮声隐隐)和张某人结婚的事,早就不大上心啦!这可不是你们母女夹着小包随我住鸿庆坊的时候了,那时候--还说那时候干什么?反正这次去香港避难,不能带上她!阮母:让你们带走我还舍不得呢,我们一老一小就留在这里。谁知道这挨千刀的日本鬼子什么时候才能走啊?你去迎一迎阿玉吧,她到医院去慰问伤病还不回来--(穆天培、杨若云、阎素梅同阮玲玉上。杨若云的左臂裹着绷带。四人神情亢奋)行曲》阮玲玉:穆先生,看到医院里的那些伤员,我都不想走了,还想去为他们唱歌,表演,安慰他们,鼓舞他们。杨若云:阿阮,那你就不要去香港了,咱们也像素梅一样,作服务队员,去支持十九路军的弟兄!穆天培:(激动地)阿阮,能不能考虑先不走,我们一起拍几部同仇敌忾的片子,鼓舞大家,也鼓舞自己!阮玲玉:(为难地)穆先生,这次去香港,是唐先生花大力气设法为我安排的--不好反悔的,说那里有一部好难得的片子等着我去拍……(穿着白西装的唐文山上场。)唐文山:阮小姐好威风啊,这么多人送行!二位小姐、穆先生好!哦,穆先生在普陀山下做的片子我欣赏过了,真是妙不可言,妙不可言!穆天培:(不失礼数地)唐先生谬奖,谢谢!阿阮,一路平安!伯母,再见!(阮玲玉抚摸杨若云的伤臂,和杨、阎依依惜别。穆天培大步走下,杨若云和阎素梅也随之下。)第五幕(穆天培和阮玲玉在梦幻般的灯光中起舞。)阮玲玉:……上一次,就那么离开了你们,想起来心里很不安宁。穆天培:(诚恳地)说起来,倒也是件遗憾的事。人生难得遇到血与火的洗磨,哪怕是一次!杨若云牺牲了……阮玲玉:听说了,说是死得很壮烈。(语气略顿)小时候随阿妈逃难的时候,我背着很沉重的包裹,走过几里路之后,当把包裹卸下的时候,身子轻飘飘的,倒有些站立不稳了。在广东老家的时候,也爬过山,猛然到了山顶,总觉得头晕目眩,深怕一阵风来,把自己吹走……(声音愈低)就像我此时此刻。穆天培:(并不完全理解地)就像跳这旋转的华尔兹一样,需要一个默契的舞伴,是不是呢?我想人生最重要的还是事业,就像你所说的,从山脚爬到山顶不容易,重要的是,还要继续攀登!阿阮,天培有一事相求,企望承诺!阮玲玉:(微笑)看你,哪学的这些客套,总不会是让我陪你去钓鱼、打猎吧?穆天培:钓鱼、打猎、饮酒、搓牌之类,我就不找你啦!阿阮,我不自量力编写了一个本子,想请你鼎力携助,担任主演--论友情,我敢这样说,论造诣,你在山顶,我还在山脚哟!阮玲玉:快说,给我一个什么角色?我演过妓女、尼姑、疯子、犯人,入狱过两次,自杀过三次……这一次要派我演什么呢?穆天培:我邀请蒲先生任导演,我们共同商量,想请你出演一个不同以往的新的女性:一个作家、一个教师、一个母亲、一个失败了的抗争者……她的结局呢,是以生命维护自己的尊严。阮玲玉:太好了,我也想改一改自己过去的戏路子。可是这个新的女性该是个什么样子,我能演好吗?穆天培:能!阿阮,你在艺术上很有股韧性。我演片中的一个青年,借梨园行的话说,为你"挎刀"……(唐文山突然出现在他们的身旁,乐声戛然而止。乐声再起时,阮玲玉随唐文山翩翩起舞。穆天培没有一丝一毫的怅然,带着谈艺后的满足隐去。)唐文山:陪阮小姐进舞池,真有飘飘欲仙的感觉。阮玲玉:(一笑)那也是茶仙,不会是别的什么仙。唐先生,这次美国之行还好吧?唐文山:处理了一下公司方面的业务,顺路到"好莱坞"转了一下,可谓眼界大开!当时就想,倘若阮小姐前来,肯定获益匪浅。将来吧,一定有机会!(又谨慎地补充一句)我是说,凭阮小姐的名气哟!阮玲玉:唐先生,快不要说了,名气可是个累赘!唐文山:(侃侃自如地)有了名气的人,譬如说阮小姐,不看重名气;可没有名气的人,却是求之不得哟!譬如此时此刻,我们的身后一定有不少人指指点点:那个和大明星阮玲玉跳舞的人是谁?唐文山。看看,我唐文山是被你照亮的月亮!一句笑话。(张四达突然出现,一副神气活现的样子。)张四达:(指向一方)阿玉,穆先生在那里等你呢--唐先生,鄙人邀请你跳舞,请!(张四达出人意外地拉着唐文山舞起来。阮玲玉惑然,隐去。)唐文山:张先生,我早就料定会有这么个时刻。张四达:摊开来说吧,你是茶大王,张某祖上也是……唐文山:不谈祖上,只说眼前。多么自视珍贵的祖先牌位也不能当货物抵押,吃爷喝爷的"二世祖"总有个尽数。鄙人有过耳闻,张先生养马、养狗、养鸡、养蟋蟀,喜养可不善养为数不多的遗产早已搭进去了,只剩下一颗无价的明珠,可惜没有藏珍楼!张四达:唐先生,你不要仗势欺人!唐文山:不,我是仗义救你啊!张先生,唐某可是一片好意啊。女人谁不爱?漂亮走红的女明星谁不爱?可要看你爱得起看不起。捡回一个流落街头的女乞丐不难,供养一个女明星可就不是件易事喽!张先生开始尝到一点苦头了吧?她要汽车,要别墅,要价值连城的首饰,可不要一个吊在裤带上的无赖男人!与其你那么醋惺惺地防着她,守着她,仰脸望着她,看得见,吃不着,还不如咬咬牙,松松手,舍了她,放了她。这样,也救了你自己。张先生肯吗?我唐某人乐意出面成全,保你不赔本!张四达:(不无报复地)唐先生对女明星真是热衷,前者就有一位张……唐文山:(止住他)请张先生口下留德!--请用咖啡,边喝边谈……(张四达和唐文山隐去,阮玲玉、穆天培边走边谈,兴奋地走过来。)穆天培:……是的,是的,艺术家就要死在艺术上。阮玲玉:穆先生帮助我,我一定扮演好这个新的女性。第六幕(阮玲玉着睡衣,在房中来回走动打电话。孙嫂上,后随黄一坤。孙嫂:小姐,这位先生说是什么委员,怎么也拦不住,一定要见你。黄一坤:阮小姐,如此冒昧,望多多原谅!鄙人黄一坤,在中央电影事业指导委员会供职--(递过"派司")阮玲玉:(没有去接,客气地)黄先生请坐,早听说有一位黄委员。孙嫂,看茶!黄一坤:不敢。黄某本想到电影厂拜会阮小姐,考虑有些不大方便,这才到府上来了。一来是祝愿阮小姐取得更大的名望,二来是想奉劝阮小姐,多拍些体面的、漂亮的、软性的片子,朝着好莱坞大明星嘉宝的目标努力。顶要紧的,就是不要多和那位姓穆的来往。阮玲玉:穆先生有什么行为不端之处吗?黄一坤:阮小姐不必细问,黄某也只知道这位穆天培先生对当局有些过激的言词,而且自身也有一些不可谅恕的流氓习气,于公于私于国于家,这种人都实实不可多交。阮小姐是海内外知名的明星,敝委员会有责任加以关照。阮玲玉:对不起,我刚刚和这位不可谅恕的穆天培先生签下拍片合同,往后势必天天见面,说不定还要耳鬓厮磨呢,黄先生的关照,实难从命。孙嫂,送客!孙嫂:小姐,唐先生来了!唐文山:阮小姐气色很好,真叫人为你高兴。阮玲玉:可能是因为拍片顺利的缘故。唐先生近来好吧?唐文山:无非还是那些常有的赔赔赚赚,不说也罢。近来,倒是有一件事,很使我伤透脑筋,尤其令人不安的,是这件事牵连到你阮小姐。今天唐某冒昧来访,也皆因这件事。阮小姐千万不要为此动气!--有人在小报上写了文章,说阮小姐和唐某早在普陀山拍外景的时候就有了同居关系,说阮小姐之所以和姓张的分手,就是为了取得与唐某结合的权利。(递过一张小报)啊,这些小报和那些无聊的记者历来是如此的。阮小姐不必和他们过分计较,气坏身子。阮玲玉:不是生气,只觉得做个女艺人,活着真难,好像我们都是不正经的人!所以在和张四达分手以后,我打定主意过独身生活,可还是免不掉他们说三道四……唐文山:那也太过分了!不过,唐某也有过类似的念头。这小报的事……阮玲玉:我想发表个声明!唐文山:呆傻!哦,对不起,阮小姐,我有个想法,说出来,行不行,请你不要恼怒!阮玲玉:有什么解救办法,唐先生,快请讲!唐文山:我们就真的结合了吧!阮玲玉:(吃惊地)你说什么?唐先生!唐文山:我们就真的结合,以真对他假,也就把所有谰言压下去了!说到这,还请阮小姐相信,文山由衷地爱慕阮小姐许久许久了!原本想埋在心里,暗自想想也是幸福的,今天倒是让这小报逼得表白出来了!阮小姐,能答应我吗?阮玲玉:唐先生,你是好人,可是……太突然了!唐文山:(坦诚地)阮小姐,文山只身一人,在中国茶界打开一片天地,虽不敢称巨富,总也算……阮玲玉:不……哦,不……唐先生,容我想一想!第六幕(摄影棚。蒲团在给阮玲玉说戏。舞台一侧灯光骤亮,阮玲玉、蒲团、穆天培向拍摄区走去。随之听到蒲团的喊声:"开麦啦!"以及听不清楚的断断续续的对话声。汽车声,停住。唐文山上,后跟女佣孙嫂,持衣盒。)孙嫂:昨天听小姐说,今天要拍的戏叫"一夜奴隶",我听这名字挺新鲜,就记住了。不知道这会儿,完了没有。唐文山:孙嫂,我对你说过,不要在我面前提他们弄的那些破破烂烂的东西!蒲团:(笑容可掬地)恭喜唐先生,阮小姐这场"一夜奴隶"的戏拍得逼真极了!只是刚刚从"楼梯"上滚下来的时候,右膝盖磕破一点皮,不要紧的。唐文山:(略显不悦地)你这个蒲团大仙,唐某总劝你不要弄这些讨饭花子样的东西。你看人家好莱坞!蒲大仙,你若能把我的阿玉成全为一个嘉宝,唐某重金相酬!(从唐、阮的对面,张梦露痴痴走来。唐文山不易察觉地一惊。张凝视唐、阮有顷,下。)阮玲玉:这位姓张,一个失宠的明星,听说曾被一个阔绰的先生爱过,现在疯癫了……(唐文山不屑地转过身去,身后传来张梦露瘆人的笑声。)第七幕(唐家的客厅。)(黄一坤、蒲团前后上。黄挎照相机。)蒲团:黄委员,怎么背上匣子啦?黄一坤:黄某辞去委员,当上记者了。蒲团:委员当记者,这不是往下溜吗?人往高处走啊!黄一坤:我的蒲大仙,冲你这句话,你就永远只能当个导演!(指相机)这是匣子,照相匣子,这里头装的是什么?舆论!知道什么是舆论?舆论就是舌头!匣子一背,人送雅号,无冕之王!我当委员,可以审查你的电影;我当记者,可以评判你的电影。(吵闹声忽然从客厅中传来,不知道什么时侯张四达闯进了唐家的客厅。)张四达:哦,今天是你的婚礼吗?明媒正娶,这可是你我盼望多年的了!阮玲玉:无赖,我和你早就脱离关系,你滚!不然我要报警!张四达:报警?好啊,这个体面的婚礼上,三教九流,就差巡警和法官了,我的太太!阮玲玉:四少爷,张先生,我求求你,离开这儿吧!(唐文山举玫瑰上,见状怔住。)张四达:可以,拿钱来!六千。阮玲玉:(平静地)文山,开给他一张六千元的支票。唐文山:(阴骘地冷笑)一张六千元的支票?我早就怀疑你们旧情不断,拉拉扯扯,万没想到,拉扯到我的婚礼上来了!我唐某人视金钱如粪土,可也不会拿一分一厘去还怀中女人的旧情债,心甘情愿地买一顶绿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黄一坤径直闯入,翻本执笔,直奔唐文山。)黄一坤:呵,此时此刻,唐先生的心情自然是十分激动。什么如花似玉,金屋藏娇之类,如此一般感受就不要说了,请唐先生谈谈如下感受,即娶一个走红的明星,不仅可以使唐经理的名声顿增百倍,就连那新摘的黄山毛尖、君山细蕊也因玲玉夫人的润泽而增价三分……(回头猛见张四达)哟,怎么这还有一位新郎?哦,张先生,张四少爷,你的名声、风光可远在唐先生之先噢!(转念一想)好!一个新娘,两个新郎,有价值--先给三位来张合影,阮小姐,笑一笑……唐文山:(忍无可忍,揪住张四达)走,到前厅去,我要当众揭破你这个冒牌货!(唐、张二人扭下。黄一坤如获至宝,举照相机,随下。张梦露穿着同阮玲玉一模一样的新娘礼服上。)阮玲玉:(始惊骇,复平静)张小姐,你--到别处疯去吧!张梦露:阮妹妹,祝贺你的好日子!阮玲玉:(似哭似笑地)我的好日子……张梦露:原谅我来,原谅我穿这身衣服来。我是为唤醒你,为报复他。听说过我被一个男人骗过吗?听说过,你的唐先生甩过一个女明星吗?阮玲玉:听姐妹们说过,怎么,张小姐……张梦露:我就是那个被甩的女人,疯女人。逼我疯而又不能不疯的,就是你的新郎倌唐先生!我还没有说完--他广东老家还有一个原配的老婆!阮玲玉:(痴痴地)张家姐姐,你说,你在骗我,你在骗我!张梦露:靠了茶庄,他寻到明星,靠了明星,他办了大茶庄。人家叫他明星老板,叫我,叫你--茶叶明星!阮玲玉:(亦笑着)多么好听,多么水灵灵的名字--茶叶明星!张梦露:(呼叫)来,拿酒来!为你,为我,为了所有的茶叶明星、绸缎明星、商业明星、政治明星、高尚明星、卑下明星……(饮泣)干杯!阮玲玉:(仪态凛然地)拿酒来!(阮玲玉巡视着,而后款款走向张四达--)阮玲玉(对张,深情地)我爱过你,那是少女的纯情的爱呀,想一想,都像这杯中的酒,令人陶醉……(深深地摇头)去吧!(饮酒,又取一杯,走向唐文山)和你,那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纠缠,是前世的善缘?是后世的孽根?是秋千上的游戏?是梯架上的攀登?(摇摇头,浅浅一笑)去吧!(饮酒,又取一杯,走向蒲团)蒲导演,大善人!要不是你,偷天换日,来几分欺骗,那些幸又不幸的人们还怎么活下去?为你的好心,为你的骗术,干杯!(饮酒,又取一杯,走向黄一坤)黄记者,这个世界上一点儿也少不了你,为你的舌头,干杯!(忽然想起)穆先生呢,穆先生为什么没有来?(大声喊)穆先生!穆先生!(她奔跑着追去)旁白:效果声大作:先是卖报声--"看报唻,看报唻,阮玲玉桃色新闻唻!""大明星阮玲玉等候开庭审判唻!"声音渐化做风声、雨声,人们的嘻嘻声、哈哈声、如雷的窃窃私语声,声音像一张网,将奔跑着的阮玲玉网住……阮玲玉:穆先生,我不再寻你!还是那句话,艺术上我尊你为兄长,可是,(真情地一笑)在我的眼中,你永远是一个天真的大儿童!你,也不必寻呼我,因为,(惨笑)我是名声狼藉的被告……我是被告?不!在这个叫作人间的地方,我生活了二十五年,检点我的所作所为,一丝一毫,无愧于心,我应该是原告,原告!好心的影迷们,你们爱着的阿阮去了!我睡在黑暗的胶片上,躺在冰冷的盒子里,日后每当在幕布上重现的时候,那总是对你们的祝福!我还要谢谢你,马大哥,为了医治我的失眠症,把做道具用的三瓶安眠药送给了我,让我有了自己的归宿……尾幕旁白:众人抬阮玲玉的银白色的铜棺,缓缓上。哀乐低回,幡带飘飘。棺之两侧竖一副对联:是非太无凭百犬吠声杀弱者舆论别有在万人空巷看明星横幅:艺人阮玲玉之丧主角阮玲玉女女艺人后自杀,终年25岁张四达男张家四少爷,阮玲玉的初恋唐文山男阮玲玉拟嫁之茶叶商人配角杨若云女阮玲玉同学,牺牲于战场张母女阔太太,张四达之母阮母女阮玲玉之母张梦露女女艺人,后疯癫莆团男剧团导演穆天培男剧作家黄一坤男记者孙嫂女阮玲玉家用人需要演员:六女五男

关于黄浦区梨园坊和梨园坊里养狗的好不好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梨园坊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