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宠物资讯 > 文章页面

纽芬兰犬中国禁养么(纽芬兰犬会保护主人吗)

纽芬兰犬

今天给各位分享纽芬兰犬中国禁养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纽西兰养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纽西兰的奇异鸟与奇异果毛利人当时为什么要带老鼠去新西兰

纽西兰奇异果的老祖宗,是中国的猕猴桃。

英国2岁纽芬兰犬能洗衣购物

“MonkeyPeach”纽西兰人好奇地跟我们打听“猴子”和“桃子”是怎么搭上的关系;我们反问“奇异果”Kiwifruit和“奇异鸟”Kiwi难道有何瓜葛,为什么要给猕猴桃改这么个名字。

中国有民间传说,说猕猴桃这种毛球野果,是深山砍柴人在猴子嘴边发现的宝贝。

纽西兰人带我们去看奇异鸟。

下一个是红心

去Hort16A,也就是ZESPRIGOLD的诞生地参观。TePuke园艺研究中心的数间小屋淹没在一大片试验田里,5月正值收获季节,只见枝叶繁茂,葱绿染遍;又见田埂上密密种着一排排松树、杉树,前后两面的树枝皆被生生剪去,只留两侧横生的枝条相互交叠紧紧挤压连成窄窄一道树墙。据说奇异果怕风,树墙可以挡风。

园艺研究中心会议室墙上,挂着三幅大照片,居中是金色奇异果,金灿灿的果皮、金灿灿的果肉;两边是红艳夺目的红苹果和湛蓝耀眼的蓝莓,想来,它们都是纽西兰园艺科研的骄傲。小镇TePuke所在的PlentyofBay地区,位于北岛北缘,濒海狭长的一条地带,集中了纽西兰81%的奇异果产量。所以TePuke的这个园艺研究中心主攻奇异果,培育新种、有机种植、生物防虫治虫,等等。PlentyofBay地区,阳光充足、雨水充沛,空气和水都很干净,而且是火山活跃区,火山灰铺满大地,不仅土壤肥沃,更特别疏松,最适宜奇异果根系生长———它是一种扎根很深的植物,深达12米。

一位教授端出一个竹箩,盛着不少果子。凑上前一看,有绿果,就是浑身长毛的绿肉奇异果,也有金果,别的还有……青枣、金桔、樱桃番茄。

教授呵呵地笑:“其实都是奇异果啦”这个“青绿的大枣”,完全成熟以后就变成“金桔”和“樱桃番茄”,它的模样一点不像奇异果,但恰恰就是奇异果,它的口味特别甜,而且个儿小,果皮光滑,所以不用去皮,吃起来一口一个,特别方便。

“还有一种———”教授向大家介绍他的助手,一位来自中国的中年女士:“这是她在负责开发的。”他挑出一个皮色泛白的小毛球。横切开来,只见这种奇异果的放射状果心有人诗意地说它如“太阳”,丝丝缕缕皆为一片深沉的红色“这叫'红心奇异果'.它的育种工作现在还没有结束,你们看它,个头明显还小。我们正在为它寻找一个大个子丈夫杂交父本……”

教授切开一个红心奇异果,一屋子的人都好奇传看。有人试着尝了一小块,这一开头,一下子大家就把它分吃一光。

“啊哟,把'遗传基因'给吃了”

教授又笑:“我们已经有了ZESPRIGREEN绿果、ZESPRIGOLD金果,本来,也许下一个会是ZESPRIRED红果,现在,给你们灭了。”

悲情奇异鸟

从大太阳底下走进黑漆漆的洞穴,眼前一黑。好半天才缓过来一点,看见了不远处一片模糊的光影。这洞穴是动物园给奇异鸟筑的窝,为了避光。实际它不住在洞里,住在林子里。洞穴深处,一大面玻璃隔出一小片仿生的林地,灯光装置模拟出冷暗的月色。把脸贴紧玻璃努力张望,终于看到一只奇异鸟缩在一角。它是夜行动物,每天沉睡20小时,只在暗夜里活动4个钟头。

昼伏夜出,也许是为了躲避天敌的无奈选择。

奇异鸟的离奇身世,可以编写成一篇警世故事。它在纽西兰这片世外桃园养尊处优了7000万年想当年它也当在太阳底下随意散步,在优哉游哉中机能退化,神气丧尽;到了最近的1000多年,当它蓦然重又面对生存竞争的生态环境,立即开始滑向灭绝边缘。

早先的大陆,连成一体。后来大陆离分成数个板块,板块漂移,慢慢形成如今地球的布局。纽西兰诸岛,是从陆地板块上漂离的碎片,只带出来屈指可数的几种动物,其中就有奇异鸟。最早的奇异鸟有一副翅磅,也会飞翔,但自从与世隔绝在纽西兰,没有了天敌威胁,它便不再辛苦自己飞起落下。年复一年,翅膀退化消失,连一身硬扎的羽毛也变得松软纤弱,垂搭在身上竖不起来。

漫长的舒服日子到了公元900年光景忽然戛然中止,第一批毛利人乘着独木舟漂流来到纽西兰。他们带来了老鼠和狗,开始砍伐森林。家狗很快变成野狗,野狗喜欢吃奇异鸟的蛋和幼鸟。奇异鸟生息的林子也一点点缩小。18世纪,库克船长登陆纽西兰,他带来了猪动物园里也展出几头猪,牌子上标的大名居然就叫“CaptainCook”。家猪很快变成野猪,加入到奇异鸟天敌的行列。

时至今日,纽西兰仍是一片没有猛兽和害兽的温柔乡,动物种类稀少,但即使在这么个生存竞争十分有限的环境中,奇异鸟也很难应付。所幸,成年的奇异鸟为了觅食,总算还有两样零件没有退化,于今堪堪可用作防身自卫的武器:一个特别细长尖利的嘴喙、两只强健有力的脚爪。但它勉强保得住自己,却保护不了后代,95%的幼鸟在出生后几周内许多还是鸟蛋便成了天敌的佳肴。前些年科学家掐指一算,照这么个幸存概率,到2015年,奇异鸟很可能就要灭绝。因此近10年来,新西兰正实施一项保护计划,听起来用心良苦:第一步,捕捉雄鸟,给它装上无线电跟踪器。如果跟踪发现原本东睡西睡居无定所的雄鸟曾经可以处处为家,所以懒得筑巢,忽然天天回去一个固定地点,那就表示它已开始孵蛋奇异鸟由雄鸟负责孵化。第二步,迅速行动,对鸟蛋孵化地点监控保护;在小鸟出壳前,及时转移到“人间”,改由人工孵化。第三步,人工喂养小鸟,慢慢训练它自行觅食,待小鸟长到足够大,送归野外。

纽西兰的奇异鸟,与澳大利亚的鸸鹋Emu和南非的鸵鸟Ostrich,并称“世界三大奇鸟”。乍一听蛮灵光,再一听,却是“奇”在“是鸟不会飞”。卡通画上的奇异鸟,煞是可爱逗人,但见了现实中呆滞委顿的Kiwi,联想起它的前世今生,只觉得可怜可哀。Kiwi的这副模样和予人如此这般的联想,怎么能配奇异果,纽西兰人引以为傲的Kiwifruit?

励志奇异果

去参观负责纽西兰奇异果出口行销和推广的ZESPRI公司总部,主人邀我们合影留念,面对镜头作微笑状,原以为该照洋人习惯齐诵“Cheese”,不料纽西兰人开腔领诵,却是“Kiwi”有时他们把Kiwifruit简称为Kiwi.

珍爱和自豪之情,随时随处,自然流露。

奇异果如今已是纽西兰宗的蔬果类出口商品,去年在出口总值中占据了35.4%的比重。纽西兰奇异果在全球拥有30%的市场份额。

从猕猴桃到奇异果,是一段与奇异鸟身世截然相反的励志故事。为了生存竞争在市场上,纽西兰人潜心研究,不断改良奇异果品种,终于标新立异、自成一家。

1904年,第一粒来自中国的猕猴桃种子埋进纽西兰的土壤。纽西兰人把这个新引进的植物品种称作ChineseGooseberry,直到1959年。

1959年,果肉翠绿、口感微酸带涩、营养特别丰富的小毛球改名“奇异果”。那时候,经过数十年努力,纽西兰人已经拥有了优异的Hayward品系。也许他们觉得,自己的小毛球既已大不相同于它的中国老祖宗和世界其他地方的远亲近亲,可以自立门派;也许他们起意,要让奇异果像奇异鸟一样,成为世人公认的纽西兰特异物种。

很可能,奇异果在刚刚打出自己名号的时候,并不能说服世界各地的人们,再怎么说,它还是那个绿肉微酸的小毛球。可是当上个世纪末,纽西兰人推出金色奇异果,闲言碎语平息了。

果皮上褪去了毛,果肉变作金黄色,酸涩味消失,代之以带有热带水果风味的甜香。从1998年第一批出口,金色奇异果很快风靡全球,ZESPRIGOLD声名大噪。

金色奇异果从育种到商业化种植,历经20年努力。

1977年,位于纽西兰奇异果主产区里一个小镇TePuke的园艺研究中心,从北京引种了一批新的中国猕猴桃品种。1981年,又一批来自中国中部、南部的野生猕猴桃品种引种到这里。1983年,科研人员从北京来的猕猴桃的第二代中筛选出一个果肉呈黄色、口味上好的“异果”;又从桂林来的猕猴桃中挑出一个果实硕大、汁水丰盈的好果,将它们杂交。1992年,在试验田收获的众多果子中,金色奇异果的始祖脱颖而出,按照它在试验田里种植位置的定点标记,科研人员给它取名为Hort16A.又经过几年改良,最后Hort16A被嫁接到Hayward绿色奇异果的树根上,完成了商品化开发。

纽西兰人以智慧和耐心,让一个外来的物种在自己的土地上优选进化,写出一篇奇异果的励志故事。

南半球大西洋东部岛国新西兰,是世界上最早迎来新的一天的国家,领土面积与英国相仿,是我国台湾岛的7倍。港台人按音译称其纽西兰,荷兰语新西兰的意思为“新的海中陆地”,最先登陆的岛民毛利人则称这里为“长长的白云之乡”。毛利人的这个美丽而浪漫的称谓,我觉得最为贴切。

在新西兰的日子里,我们先从南岛的基督城向南,又从北岛的惠灵顿向北,在这修长的岛国南下北上,马不停蹄,“云游”的城镇甚多,考察的范围甚广,那绿色的草原、广袤的山野、澄澈的湖水、灿烂的星空,无不令人洗心革面,雪山皑皑、河水滔滔、鸥鸟翻飞……蓝天白云更是如影随形。这么一个处处田园牧歌、约30%国土为保护区的既现代、又天然的国度,在1000年前,还鲜有人迹,在200年前还没有国家。

大约在公元1100年,一个叫库彼的波利尼西亚航海者发现了新西兰,他的妻子把这里取名为“长长的白云之乡”,回到波利尼西亚后,向人们描述了这块美妙的土地,但直到1350年,作为波利尼西亚人的一支毛利人,由于家乡食物的匮乏而开始移民新西兰,他们的独木舟船队浩浩荡荡,在北岛罗托鲁瓦附近的东海岸登陆,然后逐渐移居内陆。

罗托鲁瓦是一个重镇,热泉喷涌,地热资源丰富,几乎家家有温泉可泡。想必当年毛利人也是由此而乐不思蜀。在十八世纪,新西兰的毛利人约有十几万,他们与世隔绝,有自己的语言,无国家的概念,能歌善舞,醉心艺术,工于雕刻、编织等。在罗托鲁瓦你能目睹毛利妇女娴熟的剑麻搓绳手艺,也能欣赏他们美妙的歌舞表演,有趣的是,据维多利亚大学科学家进行的基因分析,毛利人的祖先应当源自中国,可谓“本是同根生”呀。

1642年,荷兰探险家阿尔贝塔斯曼乘两条船从爪哇、印尼南行探险,意外地抵达新西兰,成为第一个发现这块土地的欧洲人,只是因为北岛毛利人的抗拒而未登陆。记得我们的飞机在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之间的海域经过时,飞行图显示:塔斯曼海,就是以这位探险家的名字命名的。

1769年,英国探险家詹姆斯库克船长在考察澳大利亚之前,也发现了新西兰,经与毛利人沟通,登上了陆地,便成为第一踏足新西兰的欧洲人。库克船长在新西兰人的心目中,可谓举足轻重,很多地方都能见到他的塑像,全国最高的、海拔3764米的山峰,也以他的名字命名为库克峰。

1840年,英国总督赫伯森从悉尼来到新西兰,与毛利人谈判,在当年的2月6日,签署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件——《怀唐义条约》,以后,新西兰便将2月6日定为国庆节。因为,这一天,英国人在新西兰的统治地位得以确定,大规模移民由此开始。在我们所经城市的显要位置,几乎都能见到记载最初定居者名字的纪念碑。

奇特的活化石——三眼楔齿蜥

出于本职和爱好,出访之前,我查阅了有关资料,得知在1.5亿年前,南半球的新西兰,尚与南极、南美、非洲、澳大利亚连在一块,组成冈瓦纳古陆,以后才逐渐分离,由于新西兰独立于其他陆地,在世界上所有动物区系中,属于最古老的一个,在很大程度上保留有中生代末期的动物类群。

同时,新西兰也是一个相当贫乏的动物区,本地的哺乳动物,除了两种蝙蝠外,一无所有。两栖爬行类,少的可怜,蛇根本没有,但一种名为三眼楔齿蜥的爬行动物,却格外引人注目。

由于在新西兰这块土地上,没有三眼楔齿蜥的捕食天敌,它们悠哉悠哉地生活,默默地延续着,从恐龙时代一直走到今天,堪为侏罗纪时代的孑遗物种——活化石。近几百年以来因人类登陆,肆意捕杀,并带来了老鼠,使这种动物在主岛上灭绝殆尽。

维多利亚大学生物系苏珊女士让我们看摸她养的一只活的三眼楔齿蜥,它是一只一尺多长、浑身覆鳞的、文文静静的,约有17岁龄的雄性动物,但还未进入成年。三眼楔齿蜥的寿命可达百年,20岁才进入性成熟期。

它们的低调、缓慢、深居简出的生存策略,正是它们得以长久延续的关键。它的名字叫三眼,可为什么看不见呢?一问苏珊女士才知,它的确有个“颅顶眼”但并非真正是能看东西的眼睛。

甭管怎样,能与这来自恐龙时代的神奇生灵做亲密接触,也算开眼了,但愿三眼楔齿蜥,永远成为这个世外桃源的活神仙。

几维鸟,新西兰人的象征

在古老的新西兰的南北两岛上,因为没有走兽和蛇,鸟类不必逃避,地面食物丰富,飞翔能力逐渐退化。这里分布着很多本地特有的鸟类,而且,不少是无翼鸟,因此,新西兰有无翼鸟故乡的称号,但大多无翼鸟在近几百年人类登陆后灭绝了,仅恐鸟灭绝的就有15种。

新西兰唯一保存下来的无翼鸟,就是著名的几维鸟。港台译为奇异鸟,又名鹬鸵。当然,在英语中是直接叫几维,不叫鸟。成年几维体重约2000克,但是,蛋的重量达500克,几乎是体重的四分之一,按照这个相对比例,世界上再没有什么鸟能产下比几维更大的蛋了。从绝对值比较,几维的蛋,远不如象鸟、恐鸟的大,甚至不如鸵鸟、鸸鹋的大。几维的另一形态特征是喙部修长,喙部即为鸟嘴,几维的嘴长超过腿长,嘴端有鼻孔,无翼、无尾。

几维共有三种:北岛中部的普通棕几维、南岛西北的大斑几维、卡皮提岛的小斑几维。

几维在新西兰人的生活中,触目皆是,有银行的名字叫几维的,新西兰的两角与一元的钱币上一面印的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头像,另一面便是几维。几维是新西兰的国鸟,新西兰人更是坦然地以几维自称。记得我在新西兰时,正赶上电视里直播奥运篮球赛事,中国队对新西兰队,可人家播音员不称本国球员为新西兰队,而是简称几维。

在我看来,从新西兰的这种特有珍禽的身上所表现出的与世无争、不事张扬、既务实又悠闲的性情来比喻新西兰人,倒也贴切。但也有一件事却多少令我有点耿耿于怀,那就是,新西兰人把从我们中国引种去的猕猴桃称为几维果。

百年猕猴桃,他乡奇异果

在新西兰考察的日子里,我们吃的最多、也是最爱吃的水果,就是猕猴桃。猕猴桃原来只产于中国,不是像有些人以为是猕猴爱吃的桃,它是因果皮覆毛,貌似猕猴而得名。猕猴桃味美价廉,营养丰富,可惜,在这里被“几维人”称为几维果,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100年前,新西兰的一位叫伊莎贝尔的女校长,到中国湖北宜昌看望她的姐姐,并把中国猕猴桃种子带回了新西兰。经过当地园艺专家亚历山大的悉心培育,第一棵新西兰猕猴桃——几维果诞生了。之所以叫几维果,他们自有一番道理:色泽棕黄,毛短而少,顶部的把酷似“鸟嘴”,活脱脱一个果中几维,所以,在新西兰,猕猴桃的英语便是几维果。

这样,原产中国的猕猴桃,经过百年耕耘,在气候及温湿度适宜的新西兰,不仅扎下了根,而且独占鳌头,且又风靡了世界。

带毛的定时炸弹——帚尾袋貂

沿东线南行,时而,与那条南岛唯一的铁道并行,时而,与惊涛拍岸的大海相望。我为了得到最佳观光效果,坐在了人们认为乘车最危险的副司机的位置。坐在车的前排,可以随时捕捉到一一映入眼帘的事物,特别是各种动物,分栏相围的牛群羊群、穿着马甲的马、引自南美的驼羊、大规模圈养的赤鹿、貌似乌鸦的澳洲喜鹊、成双成对的黑胸麻鸭(当时被我们直译成天堂鸭)、妖艳红嘴的黑天鹅,甚至追跑打闹的野兔、碧空翱翔的雄鹰……

但最令人奇怪的是公路上,总能见到被汽车轧死的小动物,有兔、有鹰、有刺猬,更多被轧死的就是“果子狸”。我感到疑惑,亚洲的果子狸怎么会跑到这南半球的岛国呢?如果新西兰有这么多的果子狸,闹非典时,他们一定也大为紧张吧?怎么没听说呢?从那些动物的遗骸看,脸不花,尾不长,不像果子狸,英语称为“咆貅”。在奥克兰博物馆,了解到这种动物的来龙去脉。

原来,这是一种引自澳大利亚的袋貂科、帚尾袋貂的动物——帚尾袋貂。它体长32-58厘米,体重约2-5公斤,体色棕黑、有浓密的灰色绒毛,吻尖耳大,面目如狐,尾长而卷,尾后半部有扫帚状的毛,因此得名。帚尾袋貂分布于澳大利亚北部、东南、西南及塔斯马尼亚岛,是澳大利亚最普通的有袋动物,夜行为主,觅食各种植物果叶、捕捉昆虫及小动物,白天隐身于树洞、灌丛或兔穴之中。

最早的引入时间是1800年,也许是种群个体少,没有成功。1858年,再次引入,获得成功,1890-1900年期间,人们又做了努力,一下从澳大利亚及其塔斯马尼亚引来200-300只,多数放生于南岛,少数放到北岛南端惠灵顿稍北的一个地方。当时,人们之所以一再地往新西兰引进异地物种,完全是为了经济目的,这种易活、易捕、对人无威胁的小野兽,被作为狩猎和毛皮动物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并受到法律的保护。的确,我们在新西兰的一些商店也见到用袋貂毛织的袜子。甚至听说,在南岛西部,还有人吃这种动物。但是,无论是人吃,还是汽车轧,或猎抢打,都无法遏制帚尾袋貂的增长势头。如换成中国,它们的下场自然会同果子狸一样了。

在人少资源多的新西兰,对帚尾袋貂的利用程度,远没有它们自身繁衍的快,这种繁殖力强盛的动物,在新西兰这块没有天敌控制的土地上,日益发展壮大,呈爆炸式增长,不到一个世纪,已遍及全国,达7000万只,平均每个新西兰人摊17只,而他们全国的羊才4000万只,平均每人10只,每只帚尾袋貂一宿要吃300克植物的果叶,那么,全新西兰每天约有3吨的植物会被帚尾袋貂吃掉了,不仅对植物,对牲口、对鹿产业是极大的威胁,它们还会吃掉和侵犯很多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带来结核病等。请神容易送神难,人们当初“见其利而不见其弊”的行为,如今带来了恶果,也被专家称为“带毛的定时炸弹”。

养鹿王国——新西兰

中国是世界上鹿的种类最丰富的国家,有约20种,占世界之半;也是中医药文化传承最悠久的国家,其中,鹿茸入药,由来已久。新西兰的养鹿业,发展迅猛,已居世界之首。多年来,仅在从皇后镇快到基督城的南岛中线的沿途,路旁见到的赤鹿饲养种群就很大,数以万计。

有一天,在南岛南阿尔卑斯山脚下,我们在曾拍“指环王”的雪山草场前小憩后,便驶上一个叫林德峡谷的地方,这里立有一个石碑,上面注明,1871年,有人释放了七头赤鹿于此。看来,新西兰养鹿的历史已经超过百年。

人们养鹿的目的,起初是狩猎,食肉和用皮张。以后,用鹿的头角做客厅的装饰,近年,取茸入药,做保健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新西兰有广阔的原野、充足的阳光,适度的雨量,牧草繁茂,加上鹿茸、鹿肉出口贸易的带动,养鹿业便蓬勃发展起来。目前,全新西兰的养鹿场达5000个以上,鹿的存栏数量达180万头,居世界第一。

煮熟的鸭子不让进,严防死守把国门

听说新西兰的检疫入关极其严格,我们也算是亲有体会了。同行的北京自然博物馆的杨博士给朋友捎了两只北京烤鸭,入境时,被海关“截获”,没收?犘液醚畈┦砍鲜堤畋¨了入境卡,如果隐瞒不报,被查验出来,至少罚款几百美金,想来挺后怕。事实上更害怕的是新西兰。这个孤悬海外的岛国,以养殖业、特别是畜牧业为生,如果带入病疫,造成的危害将会是灭顶之灾。还听说,在2004奥运会上,新西兰的自行车选手乌尔莫刚刚得了金牌,头上戴着橄榄树的花环。新西兰农业部的官员就敏感地告诫:出于安全原因,其花环不得带入国境,如果违背新西兰动植物进口限制的规定,偷偷带进动植物,将受到巨额罚款乃至坐牢处罚。

其实,新西兰的入境检查之所这么敏感、严格,是有道理的。建国不到200年的新西兰,的确从引入物种上得到了巨大实惠,像以上提到的猕猴桃、养鹿业,但也换来了沉痛的教训,像帚尾袋貂的爆发、本地物种的丧失……新西兰到底引进了哪些物种?即新西兰的海外移民,除了人类,还有谁?人类及其动物移民大军的迁入,究竟给新西兰的土著——本地特有动物造成了怎样灭绝性的结局?

带着这些疑问,我走访了数家博物馆,或用我写的书交换,或直接索要相关资料。为什么要在博物馆,特别是有自然类的博物馆,应该展示这类主题呢?我想,这就是科普的重要任务,它涉及国计民生,个人行为,生态安全,经济稳定。终于,我在奥克兰博物馆得到了完整的答案,在一排排引进动物的标本前驻足,抄写下一个个引入动物的名字,犹如受到了一次“生态地震”的震动和启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异国他乡,我就强烈感觉,应该把这些事件和故事介绍给我国的公众,毕竟,我国的盲目引种状况也同样严峻。

中国与新西兰

在没有到新西兰以前,我对这样一个南半球国家,几乎是一无所知,到了新西兰的基督城,才知道这里的“南极中心”是世界上与南极关系最密切的城市;新西兰是世界上最早迎来新一天的国家;新西兰是世界上最早推行女权运动的国家之一;新西兰的“价值党”是世界上最早的绿党之一;新西兰还是个与中国关系源远流长的国家。也许,有到过新西兰的人会说,新西兰与中国的关系不就是中餐馆多、中国留学生多、中国游客多、中国制造的商品多吗?其实不然。

中国与新西兰虽远隔重洋,可在地缘上同属亚太地区,并有着漫长的交往史。早在1860年,就有华人移民新西兰,成为那里早期的移民群体之一。

位于南岛皇后镇附近的一个叫箭镇的地方,这里有一个中国村,但已经没有任何中国人了。小河流淌,逝者如斯,诉说着早年的艰辛。一座座矮小的窝棚,类似一处土著人的遗址,通过解说牌得知,1886-1906年间,共有25名华工在这里采金。他们之中没有女性,因此,也没有后代,随着一个个老死他乡,最后一位熬到1920年,便结束了这段华工的海外辛酸史。

早年的华工,都受到当时新西兰政府极不公正的待遇。在汉米尔顿博物馆有一个名为“野蛮的税”的展览,就是揭示早期华人移民被迫交纳(每人100新币)人头税的历史。后来,新西兰政府对此给予了道歉。1874-1881年,共有5000名华人在新西兰打工,其中一半在南岛奥塔戈省。达尼丁,便是该省一座因淘金而兴盛起来的城市,曾有来自广东的大批华人来此谋生,他们当时大多从事的是服务性的工作,开菜园、开餐馆、开洗衣店,含辛茹苦。为了改善命运,他们把很大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女身上。的确,很多老华侨的儿女都很争气,如今,不少当年老华侨的子孙,第三代、第四代,现在已经当上律师、医生,成为新西兰社会的佼佼者。

中新友谊的历史,也是可圈可点的。1937年,日军侵华,中国政府向国际联盟发出紧急呼吁,在多国会议上,新西兰代表威廉乔丹仗义执言,支持中国抗日,并与前苏联(当时只有这两个国家站在中国的立场上)投了“国际联合行动”的赞成票。

在抗日战争中,新西兰医生凯瑟琳霍尔“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像白求恩一样,在晋察冀边区行医,治病救人,舍生忘死,聂荣臻元帅曾特地为她题词:“救死扶伤,忘我献身,支持抗战,青史永存”。

恐怕大家最熟悉的新西兰人,就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路易爱黎(1897年12月2日-1987年12月27日)。1927年,他来到中国上海,从此留居中国。他一生致力于向国际社会宣传、介绍中国,出版、翻译大量中国的诗歌,撰写了大批介绍中国的书籍,可谓著作等身,达63部之多,为中新友谊做出卓越贡献。

灭绝,从新西兰恐鸟谈起

在新西兰,面对碧水蓝天,绿野山川,让你时时会萌生那惊鸿一瞥的幻影,这么一个美丽安祥的大洋中的伊甸园,一只只憨头憨脑的、两人高的大鸟,出现在远远的天边,可是,一见到人,就匆匆掉头,消失在人类世界的地平线……

恐鸟是澳洲最高的鸟,成鸟有两个成人那么高,体重达270公斤。800万年前,恐鸟就已经生活在新西兰,曾一度繁盛,达25种之多,其蛋大如篮球,约十几公斤重,一只恐鸟的蛋,相当于100只鸡蛋。

1350年,毛利人划着独木舟来到新西兰,首批毛利人从北岛一上岸,就见到一只只又高又大的鸟走来晃去,吓得他们恐惧万分,慌忙逃回船上,所以,就给这些鸟起名“恐鸟”。

人类发现恐鸟之时,也是恐鸟将要遭殃之日。不久,这些波利尼西亚人手持长矛,陆续登岛,屠杀恐鸟,取走鸟蛋,还将鼠、狗等动物引到新西兰这个原本洁净的土地上,终于使这些大鸟灭绝了。北岛恐鸟,17世纪灭绝,南岛恐鸟约在1850年灭绝。

在毛利人墓穴雕刻中,人们发现一些奇怪的涉及到恐鸟的哀诗,面对新西兰的毛利文明渐为欧洲文明所取代,这些谶语可谓不幸言中:“哀哉,我们将因失去恐鸟而失落。”

从人类学角度看,毛利人对恐鸟的缱绻怀念之情,也折射出自然的生物多样性对社会的文化多样性,影响是多么深刻。遗憾的是,灭绝意味着永远。

在新西兰的一个画廊,我曾见到这样一幅画,成群的家鸡家兔家猫家狗家牛家羊的涌入,与此同时,一个个本土的动物——恐鸟、泰卡鸡、垂耳鸦、笑猫头鹰……流离失所,淡出画面,走向绝种。

在新西兰,自从人类登陆以来就引发了新西兰生命世界的多米诺骨牌的连连倒塌。

文章分享结束,纽芬兰犬中国禁养么和纽西兰养狗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纽芬兰犬虽是禁养犬但很温柔,狗狗中的游泳健将,曾在海难救20人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