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宠物资讯 > 文章页面

保护企鹅的倡议书(保护企鹅倡议书英文)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保护企鹅的倡议书和养狗保护企鹅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保护企鹅的倡议书以及养狗保护企鹅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南极为什么不能养狗如何确保狂犬疫苗有效

南极狗年无犬吠为保护环境南极禁狗已有12年


生活在南极的考察队员,远离祖国和亲人,最大的困苦莫过于难熬的寂寞。养些讨人喜欢的狗,会有效地缓解极地生活的孤寂。然而,这个月初从中国南极中山站归来的国家海洋局办公室副主任吴金友告诉记者,中山站没有养狗,他顺访的俄罗斯进步二站、澳大利亚戴维斯站和劳基地也没有养狗,各国无不坚决地执行了国际南极条约组织要求在南极禁狗的决定,狗年的南极也将不会有犬吠之声。

在南极考察史上,用于拉雪橇替代人力,狗在南极考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机械化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狗的这种作用大大降低,仅剩下了用于人们消愁解闷。考虑到这些因素,国际南极条约组织出于保护南极环境的需要,1991年在马德里制定的有关南极环境保护条款中规定:狗不宜再引进南极大陆和冰架,这些区域现有的狗应在1994年4月1日前离开。遵照这一限令,当时各国南极考察队员无不忍痛割爱,积极清理狗。中国南极长城站养了一条名为黑子的军犬,极为懂事,甚至能经常帮助刚刚起床的主人将要穿的鞋子叼来放好。中国南极中山站养了一群狗,这些家伙每天又打又闹地不知给考察队员带来多少欢乐。考察队员们爱狗,以至想像不出狗的离去,会给他们增加多少孤独。但长城站和中山站的考察队员,同其他各国考察队员一样,还是毫无保留地执行了国际南极条约组织的规定,按期将狗彻底清理出南极。

迄今为止,南极禁狗已有12年,世界所有相关国家无不有效地执行了南极禁狗的决定,没有一国违反,做到了南极无狗。那么,南极无狗的日子,他们是怎样生活的?2005年3月从南极长城站归来的中国南极长城站站长王建国说,包括越冬在内,他和他的队友在南极整整工作了一年,没有狗相伴相随,生活照样很丰富很充实。长城站所在地区的乔治王岛上,共有7个国家的考察站,如智利的弗雷站、韩国的世宗王站等,为了解除久居南极思乡思亲的煎熬,各国考察站间不仅加强了互访,还相约共同举行他们自己命名的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展开体育比赛。长城站自己更是想方设法安排体育活动,举行滑雪、乒乓球比赛,开展读书、集邮活动等。王建国说,考虑到保护南极环境的大局,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包括禁狗在内,没有什么不能舍弃的

7月18日,上海闵行区的市民姚某,在被流浪狗咬伤手背后病发身亡。尽管两月前只是被轻度咬伤且未出血,随后也进行了伤口清洗及消毒,但狂犬病依旧发作;同日,西安市龙女士在6月20日被狗咬伤腿部、虽然及时注射了四针狂犬病疫苗,但20多天后仍然病发死亡。

为什么注射了狂犬疫苗也会出事?现如今,城市里的各小区几乎三五家里就有一家养狗的,那些被狗咬伤的居民也不在少数。姚某和龙女士的事情不免让人担心,倘若有天一个不小心,被狗咬了,会不会也发生这样的事?

被狗咬伤,打了狂犬疫苗就没事吗?

外科副主任医师:白衣山猫

任何疫苗,打了以后都不是百分之百能够产生抗体的,狂犬病疫苗也是这样。

由于我平时对狂犬病比较关注,也写过不少有个狂犬病的科普文章,所以很多人希望我来解释下这个病例为什么会这样。在说明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两个概念: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狂犬病疫苗:在注射第一针后7到14天内产生保护性抗体,在注射第2针加强免疫针后,抗体浓度可以急剧上升。一次全程注射后,如果产生了抗体,有效保护期限为6个月。如果全程注射完狂犬病疫苗6个月以后,再次被咬,需要注射加强免疫2针。

种预防注射示意图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含有狂犬病病毒的抗体,可以立即中和体内的狂犬病病毒。用法非常关键:及时彻底清创后,于受伤部位用本品总剂量的1/2作皮下浸润注射,余下1/2进行肌内注射(头部咬伤者可注射于背部肌肉)。

在了解了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之后,下面我们来看看白衣山猫是怎么看待龙女士注射疫苗后却仍然身亡的原因吧!

狂犬病暴露预防失败,主要有以下五个原因。

1、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用法不对,仅仅做了肌肉注射,而没有做伤口周围的皮下浸润注射,或者没有做全部伤口的周围皮下浸润注射。

2、疫苗或者免疫球蛋白质量不好。

3、咬伤后进入伤口的病毒数量巨大。

4、病毒直接被注入了神经。

5、以目前的医学认知,还有无法解释的不明原因。

在公开的报道中,龙某的受伤部位有外踝,我们知道,外踝有一根比较粗大的神经,叫腓肠神经,就在皮肤下面。

腓肠神经的解剖,就在外踝的皮肤下面,很表浅。

因为腓肠神经粗大,表浅,所以很容易被咬到,也就是说,如果被咬伤外踝,病毒很容易被咬伤而注入此神经。

也就是说,如果该疯狗咬了龙某的外踝,病毒数量多,而且注入了这条粗大的腓肠神经,就有可能造成狂犬病暴露预防失败。我们猜想,这可能是龙某发病的原因。

上面只是我对于龙某病情的一种基于医学理论上的推断和分析。

白衣山猫推测龙女士死亡的原因可能与所咬部位有关,那么接下来我们看一看西安市第八医院感染二科主任李燕平医生她怎么认为?

西安市第八医院感染二科主任:李燕平

根据家属叙述,龙某的狂犬疫苗注射的是很及时的,而出现意外的可能源于以下某点——

1、咬人的野狗身体内狂犬病病毒数量多,致病力强

2、狗咬伤伤口很深,导致伤口处理不彻底

3、或者是在注射疫苗之前,狂犬病病毒已顺着神经开始蔓延,最后形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导致呼吸衰竭

4、还有可能是注射了疫苗之后,患者的体内还没有产生抗体,狂犬病病毒已经开始沿神经蔓延。另外,这还和患者个人的机体免疫状况也有很大关系,免疫力低下的人,有可能抵抗不了这个病毒。

狂犬病潜伏期,一般为3天至数月,最长达10年以上,平均为1个月到3个月。一旦确诊为狂犬病,死亡率是百分之百。龙某遇到的这种情况,可能是遇上了野狗或者是疯狗,狗本身身体内病毒含量就很高。所以发病较快,据统计,被病犬咬伤后的发病率为15%,如果及时处理伤口和接种疫苗的话,发病率可以降低到1%。

在此提醒大家:一般情况下,被狗咬伤后,应该第一时间前往社区或者医院处理伤口,注射狂犬疫苗,如果伤口很深、面积大的话,还需要加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根据规定,市民养狗需要办理狗证,还需要定期注射疫苗,所以被宠物狗咬伤后,只要及时处理伤口和注射狂犬病疫苗,问题不会太大。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腾讯企鹅号较真对龙女士的死亡原因怎么看?

专业事实查证平台:较真

这种情形发生的可能原因,一方面有治疗程序偏差,比如耽搁了寻求狂犬病预防的时间;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缺乏或不恰当使用(如没有成功注射至所有咬伤部位);暴露后没有进行或进行了不规范的伤口处理,或狂犬病疫苗质量低劣等。

另一方面是感染迅速(也就是预防没有赶得上感染)。这就要提到狂犬病的发病机制——狂犬病病毒通过伤口直接接触而进入体内,在咬伤部位的肌肉组织中复制,然后通过运动神经元的终板和轴突到达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潜伏期的长短、感染病毒的快慢与三个因素有关,包括侵入的病毒量、受伤部位运动神经元终板的密度以及病毒接近中枢神经系统的距离。也就是说,在运气不好的情况下,即使预防及时正确,也确实有可能会因为病毒感染太快而预防失败。

但是,被狗咬后及时接受正确治疗方案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有用的,不要因为一个罕见的案例就对预防治疗丧失信心。

以上三位专家达人的分析都有道理,虽然导致龙女士死亡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们尚不得知。不过我们相信通过相关部门的不断努力,后续一定会给大家一个交代。

同时,企鹅问答也提醒民众,平时谨慎防范,远离流浪狗;养狗的主人也要记得看好自家的宠物,以免其被疯狗咬伤,而感染病毒。

那么,如果不小心被狗咬伤,我们又该如何处理?怎样把危险系数降到最低呢?听完了专家医生的建议,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腾讯网友们的现身说法。

腾讯网友:1

问一下,我小时候大概12-13岁左右。被邻居家的土狗咬了一口。没有受伤,就是有一颗黄黄的牙印,后面邻居家人给我涂了一点草药。我也没有去打疫苗。现在25岁了。不知道现在去打疫苗有没有必要。看到像这类的新闻都好可怕。希望大家给个解答。感谢了。

这位网友,前面我们的李燕平医生说狂犬病潜伏期,一般为3天至数月,最长达10年以上。现在已经过去12年左右了,大家觉得呢?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