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宠物资讯 > 文章页面

郸城最新狗市场

狗市场 –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郸城最新狗市场这个问题,郸城养狗人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请问许昌到郸城的客运小火车的时刻表春秋战国时期名人名事

看看这篇文章,我是以前看的,感触很深.一直还给保存着,那是世界上很少见的.我是郸城的,但也没坐过那个车,小时候经常在轨道那玩~~呵呵

小黑狗在市场卖萌 抢钱 ,小贩们召开商讨会,主人却乐开了花

考察河南郸城至许昌窄轨客运小记

就我所知,目前国内的铁路主要有三种轨距,分别是1435毫米、1000毫米和762毫米,其中后两种统称窄轨,762毫米的窄轨没有存在的不多,基本上是地方铁路、森林铁路使用,而开行762毫米窄轨客运列车的已经非常少了,恐怕只有河南和四川还存在,为了体验一下762毫米窄轨客运列车,我于3月26日专门去河南考察了一下,以下就是这个考察的简单记录。

"zedQU;p7Ot&_

'_u0]|1wS.r 3月25日星期五2Ei:Vz-] f

17:00,准时下班,赶紧就往家赶,北京的公共交通实在糟糕,每天下班都堵车,尤其是周末,从公司出来后,发现周边道路严重堵车,于是当机立断步行,走出大约1公里,到了中关村,道路拥堵有所缓解,于是上了一辆751路汽车,其实我是很着急的,因为我买的是晚上8点的1625次,时间很紧张,可是751这个烂车的司机是不紧不慢地开,短短的几公里的路,后面就超过很多其他同向的另外线路的车,于是我就想,如果这个车开的和武汉的521路一样那该多好。

P#?S{F'?{+Ut5Xm 18:20,终于到家,收拾好随身的物品就赶紧出发去北京西站,2001年12月7日,我也是这个时候出的家门去赶1625次,但是那天北京下大雪,全城交通瘫痪,我差点就误车了,这次汲取那天的教训,飞快地1前往北京西站,不过运气还好,今天不堵车,并且进城的人不多,我坐370路居然还找到座位,很幸运,预示我此次河南之行将比较顺利。#l{&Z]&T

19:20,坐370路转52路到达北京西站,距离开车还有40多分钟,于是我到西站路北的永和豆浆吃饭,要了一份合家肥牛饭和一杯冰豆浆,19元,感觉味道可以,就是贵了一些,北京西站的餐饮设施还不是很齐全。

J X;`Qa 19:45,走到候车室,发现早已经剪票了,候车室内已经没有人了,下到站台看,原来都已经在车上。通常来说,从北京始发的列车,小号车厢在车头,但是1625次是一个例外,该车从北京开车的编组是,(机后)行李车(18),硬卧宿营车(17),硬卧车(16~12),软卧车(11),餐车(10),硬座车(9~2),硬座隔离车(1),简单看了一下,硬座车轻微超员,卧铺满员,餐车满员。看来这个车还是很吸引乘客的,毕竟是绿皮车,便宜,可惜的是这样的车现在越来越少了。\}3[0\.F)|m O-f

20:04,列车准时开车,车厢内的暖气烧得不错,一路上速度还比较快,我仔细看了一下,我所在的车厢里有一个江西的老年旅游团,看来他们在北京旅游得不错,大家都在高声讨论,一个老者在用江西话高声讲演,我边上两个河南的小姑娘在用河南话切磋问题,车厢里热闹非凡。\/] oM.XZU

21:30,到达文安站,临时停车10分钟,避让晚点的T123次,21:57,晚点到达任丘站,我惊讶地发现T123次还停在任丘(它应该是21:38开),过了几分钟,更让人惊讶地是,我们1625次先开车了,T123次的乘务员都站在车门口,郁闷地看着我们,乘客也是,T123次上座率不错,所挂的5辆硬座车好像还超员,这天的T123次是双机牵引的,分别是DF4B-3846号车(京局天段)和DF4D-3024号车(京局津段)。@+d#aD I O

22:00,熄灯睡觉,列车广播说餐车有自助夜宵,时间是从22点到早上5点,每位25元,有各种食品供大家品尝,是没有座位的乘客理想的选择,看来公开出售茶座对于大家都有好处,其实并不一定有东西吃,关键是买座位。U f!W2i[)v3S3BV2M%}p

P:|i[4XN"h 3月26日星期六w&[+j?@!Y}(T

5:15,晚点10分钟到达亳州站,按照预定的计划,我将从亳州坐汽车到河南鹿邑,然后转汽车去郸城。下火车后,发现硬座车厢已经不超员了,看来河南和山东下了很多人,出站后,天还没有亮,站前广场停着很多长途车,我找了一下,高兴地看到有直接去郸城的车,太好了,这下不用转车了,于是就上了这辆依维克,1625次在亳州下了很多人,不多时间这辆依维克就满员了,车主还说今天的人少了,又装进几个人来,最后定员16人的车上了21人。

ee-wx:L 5:50,从亳州火车站出发,没有进市区,也没有往西开去鹿邑,而是直接往南(阜阳方向)开,大约开了半小时后到达一个小镇,从那里一转,上了农村的小路,看来司机是很熟悉道路,依维克在农田间是土路上开了足足半小时才上的公路,好在时间早,路上没有人,否则就很慢了,这时还在亳州境内,安徽这边的道路不好,一路都是坑坑洼洼的,速度根本提不起来,土还特别多,等开到河南境内,状况好转很多,速度也加快了,最后在快到8点的时候到达了郸城。|t/U8Ctn]4c?

从亳州到郸城一线都是农村,没有什么大的市镇,田里似乎种的是麦子,刚刚长出来,这里的经济还不发达,道路两边的房子都不好,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待提高,这里家家养狗,马路边都是狗,不过和我在北京看到的不同,这边的狗不是观赏狗,是看家护院的,所以看上去比较不错。这边农村的小学周六也是上课的,沿途经过的马路上,看到很多这样的小学生。在车上还发生这么一件事情,我坐的这个依维克是下车才打票的,最后快到郸城了,车主开始收最后几个人的票,从亳州到郸城每人15元,当车主收到一个男青年的时候,他说他身上没有这么多钱,只有5角,他是他是想外出打工,但是没有找到活,只好回家,车主最后看看也没有办法,只好作罢。

z.N~$K;F@p 7:50,到达郸城汽车站,郸城是隶属于河南省周口市的一个县,县城很小,城内没有公共汽车,只有三轮车和面的,这里的面的很便宜,起步价2元,可以坐2公里,然后是每公里1元,遇到如此便宜的出租车真好,我整个在郸城的活动都是坐出租车,也没有花多少钱。下汽车后,我直接打车去火车站,郸城火车站位于县城东北角,汽车站位于县城的东南角,从汽车站到火车站大约2公里多一点,几分钟后就到了,终于看到窄轨火车站了,到了站区,发现这个场子还是有些规模的,整个火车站是东西走向的,西边是一个换向的区域,中部有4条轨道,东部是一个煤厂,站内停着一些敞车,我走到调度室,经过询问得知现在是每天两班车,其中有一班是图定的,每天早上7点从许昌始发,14点30分从郸城返回,另外一班车是临时增加的,因为从农历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有一个淮阳会,具体是什么也不清楚,总之是一个民间的庙会似的会,因此地铁公司加开了这班车,每天早7点从郸城始发,15点30分从许昌返回,21点50分到郸城,这个加车是慢车,所有站都停车的,而图定的那班是快车,有的站不停。!G(D2?f3m#[k D R

由于错过了郸城早上的车,只好等下午的车,也没有什么事情做,只好游览郸城,但是县城实在太小,我从县城的这边走到那边也只有20分钟,郸城没有什么景点,主要的是位于县城西边的世纪广场,广场北边是新修建的县政府等五套班子的大楼,很气派,广场也很大,由于这天上午郸城下小雨,所以人不多,只有一群军训的学生。郸城的商业不很发达,百货大楼和新华书店都似乎倒闭了,这里的物价也不高,我找了一家理发店,洗剪吹才5元,比北京便宜多了,中午吃饭也是,一大碗烩面也只有几元,还是正规一些的店,不过县城也有一些先进的地方,上海华联超市在郸城有三家分店,东西还可以。郸城网吧不多,我是坐出租车找了一段才找到的,每小时2元,速度很快,访问52BUS等站和国外站都很快。

{5a J3b_-u8l(u 12:30,到达火车站,在车站边上的华联超市买了一些食品,主要是担心路途很长,车上没有卖东西的,然后就走到火车站,站区里堆着很多沙子,站到沙丘上,看到已经有一些人在等车了,几辆三轮车和出租车也到了,准备拉客。

,vqfG${"z"r 13:10,随着远处传来的鸣笛声,一列火车进入我的眼帘,终于看到真正的窄轨客运列车了,很激动,本次列车是由一个太行52A型机车牵引的,编组窄轨棚车1辆和YZz29型窄轨硬座车4辆,列车停稳后,车上下来很多人,大约有150人左右,看来客流很不错,下完人后,列车忽然启动后退,我以为是返回了,一看表才一点半,不应该开走,于是我就赶上去看个究竟,仔细看才知道原来是换向,我这才明白网上介绍的三角线换向的意思,原来这个机车是只有一端有驾驶室的,所以不是象通常的机车那样,从一头换到另外一头就可以了,这列窄轨车底是不解开的,而是通过一个三角形的线路换向,在换向的同时车尾还加了一节Cz15型窄轨敞车,在换向的时候,附近村子里的孩子都坐上车,在换向的时候跟在车上,看上去很高兴,看来他们一定是每天都进行这样游戏。列车换向后就停在站区里,乘务员去吃饭,售票处也开始卖票,我买了一张到许昌的票,票价15元5角,然后就上到车上,这个车虽然小,但是设施还可以,车内有电灯和厕所,还有电视机(就是始终没有开)。H3f9vB#}:K8u

14:28,列车提前2分钟开车了,坐这样的火车感觉真是不错,仿佛回到了童年,和小时候坐公园的小火车感觉一样,只是这个距离更长,从郸城到许昌全程164公里,图定运行6小时20分,从郸城开的时候人不多,全列车大概有50人左右。由于是平原地区,铁路的轨道都是笔直的,线路条件还可以。

,K:o#[[c1Zf W#[ 14:50,到汲冢站,有一名老汉牵着一头大黄牛上了最后的敞车,看来小火车是真正服务农村的,应该保留,虽然每头大牛是按照5人的标准收费的,但是也是值得的,价格也是很低廉的。

(MZm5a^)U:c#J3` 15:06,到小闫站,然后于15:18通过大连站,这个大连站是淮阳县的一个乡,也叫大连。L2\P|A(M$u8|^'R

15:33,到淮阳站,从郸城到淮阳是31公里,淮阳站是一个大站,由于有淮阳会,上车的人很多,还没有进站,就看到站台上黑压压一片,车子一停,大家争先恐后地上车,列车在本站停了9分钟才开走,上了大约200多人,车内都没有空位了。

@t#xP-h9RN 16:02,到安岭站,下去很多人,坐这个窄轨客车的基本都是短途的,象我这样坐全程的好像只有几个人。

7Z:ItF&E!N7oW~([ 16:20,到老冢站。

7\ q-Qw:DR 16:48,到太康站,这站上来很多学生,都是周末回家的,列车在本站停车19分钟,乘务员在检查车辆状况,列车从这站开车后,我看了一下,大约超员40%左右,过道里站满人,最后的敞车上都站满人,小火车生意真是好。&x E'rN~+U4LK_

17:37,到逊母口站,下了很多学生,超员程度大大缓解,不过有一个人不知道什么原因,可能是突发疾病,躺在站台上一动不动。列车在本站停了10分钟。

0@~4Z4j${H%LpH:IX 18:00,到板桥站。

9b-A a P*K[:y)N 18:11,到大新站。

z{w"D:Rv3y\ 18:25,到连庄站,这时天色已经渐渐地黑了,列车员打开车内的灯,虽然不很亮,但是也能看清楚报纸上的字。Im3It| Q&pEz

18:44,到魏营站,这一站也叫扶沟东站,本次列车在这站没有停车,只是会车,从许昌到郸城的客车在站台等待我们到来,目前有两列车底,我所乘坐的这列图定车使用的哈尔滨生产的客车,双层车窗,那列加车使用的是从广东梅县买来的车,单层车窗。

e6DC;oHK%No 18:52,到扶沟站,扶沟站设施齐全,是本次行程遇到的唯一的一个站台有发车铃的站,不过由于我坐的靠后,一直没有看清楚现在是否还使用路签,因为我看到沿线还是有信号灯的,总感觉是闭塞可能不是人工的。列车从扶沟开车后就没有什么人了。juol l1P

19:08,通过十里店站,列车从扶沟以后一直到许昌,中间只有一个鄢陵站,其余小站都不停车,也可以算是快车了。由于前面人一直很多,过了扶沟才找到机会和列车员聊天,我坐的是最后一节,列车员是一个男的,好像是列车长,兼任运转车长,最后这段路和他聊了半天,说到合资的问题,按照他的说法,和河南地铁合资的那家公司也不是很有实力的公司,正是因为他们的资金一直没有汇到,所以禹县到许昌的改造才一直没有什么进展。列车长特地说我应该带相机来,记录一下,因为也许很快他们就成为历史了。他还提到去年有三个湖北人也是特地来坐的,我估计就是yujiegang等几个朋友。)F8_K8S|l1O

其实我觉得这样小火车还是很不不错的,尤其是晚上,我坐在灯光昏暗的车厢里,车厢内还是木制的椅子,列车慢慢地开着,颠簸的车厢是不是左右摇摆,周围的乘客都昏昏欲睡,我感觉刹那间时光出现了倒流,我仿佛不是坐在小火车上,而是坐在解放前的京沪夜行列车上,这种感觉真是太奇妙了,也太好了,我将铭记这段经历,希望这个小火车能一直开下去,以后再来体验一下。p]%du2Rb

20:37,列车到达终点站--许昌站,乘坐小火车的任务圆满完成。由于周日还有事情,因此我立即启程回北京,许昌小火车站到许昌火车站很近,我打了一辆摩的,花了2元,几分钟就到火车站了,不过接下来的历程就很不顺利了。1c4c|YS.\7F"[W

非常可惜,我到达许昌站的时候K158次刚刚开走,于是只好坐其他车,许昌站看来已经没有民工流了,售票大厅内空无一人,经过了解得知,当天晚上许昌站北上的车次中,2232次有无座,2546次有硬卧,2090次有软卧、硬座和无座,看来2090次改空调车后人是少了一些,否则许昌站绝对不会买到票的。我于是想买2546次到北京的通票,但是售票员是不卖通票,看来业务素质有待提高,我决定去郑州尝试一下,于是买了1628次到郑州,后来觉得这个决定是错误的,得到以下教训:

&NY?&p` m教训1:能有卧铺就尽可能买下来,不要等下一站。

~%D8nMVw#q教训2:尽量不在郑州站买票,郑州站售票处永远人多,并且服务态度不好,但是可以中转,郑州站中转签字处比售票处窗口多并且宽敞明亮。2O@8yljTh

21:00,1628次提前进入许昌站,这是南宁列车段的车,绿皮车,硬座人比较多,但是不满员,最后找到一个座位。1小时或到达郑州站,出站的时候,剪票的一定要在我的车票上撕角,我的车票本来是装在一个透明月票夹里的,最后没有办法只好拿出来让她撕。赶紧买票,一问就坏事了,郑州站当天所有北上车次全部没有票了,我只好走到站外考虑对策,我本来以为2090次在郑州站会预留,但是看来想错了,另外1628次到郑州是22:06,这天是提前5分到的,本来我能赶上一站台开的K180次,但是我看到K180次上已经有很多人了,估计上车没有座位,可能卧铺也没有,所以出站。想了半天,最后买了一张2232次到北京西的通票,其中2232次买到石家庄。

;x%K| `p4y买完票我就进站了,2232次在郑州是00:24开,时间还早,我站在郑州站一楼大厅的咨询台前,有很多人咨询,但是负责解答的人员态度很差,爱答不理,于是我就给他们回答,结果后来好多人都问我,站了半小时,回答了很多问题,都不是很复杂的问题,很多都是问XX次车在哪里候车,XX次车是什么时间的,去XX有什么车次,还有问车票有效期的,对于我这些都不是难题。

sIMN"B}8KdSEo'S6u[

3月27日星期日I'nZ v)fe

00:10,终于等到剪票,在等候的过程中,我几次想改注意,因为北上的2232次是绿皮,估计会超员,另外2232次太原的车,我是不喜欢太原车的。不过最后还是进站了,看看人并不多,虽然有好多站着的,但是不超员,因为很多人都是躺在硬座上,占了很多位子,实际上是欠员的,我到办公车一看,有5个人在排队补卧铺,看来还有卧铺,谁知道补了三个人后就说没有了,列车员对排我前面的那个人说到新乡后有一张卧铺,而我如果要补,就要到安阳了,由于2232次在新乡、安阳区间避让直达特快,所以开到安阳需要很长时间,并且我补有没有意义了,于是问有没有软卧,答没有,再问有没有茶座,答不卖,只好站着。列车开动后我就一直在查时刻表,最后觉得在新乡下车,换后面的车。%w4SFYDPd

01:18,正点到新乡站,出站后看到新乡站广场和站里都没有人,看来这边也没有民工流了,这里的售票大厅也没有人,我办理了加快K268次,然后就出站,在马路上随便走走,夜间的街道还是很清静的,很久没有这么走了,最后走了一圈又回到火车站,在广场上吃了碗卤面,总算填饱肚子,因为小火车上没有小贩卖东西,我虽然准备了一些吃的,但是不够,还是很饿的。

Q7kd1J%EXd 02:45,剪票进站,这天从新乡站乘坐K268次的只有5个人,看来人不多,到站台后,刚好K183次到站,停下不久,北面一列火车就快速开来,速度真快,眨眼之间已经到了眼前,是北京西到广州的T15次,我当时想,如果靠近这个车那肯定完蛋,因为虽然是从中间的道开过去,距离站台有一定距离,但是还是感到气流了。

2H&j;V8xn3E0Lw3Y 02:54,K268次正点到达,硬座车上座率大约70%左右,上车后我就去补卧铺,进到车厢内一看,硬卧也空很多,由于站了很久,上去就睡觉了,一直睡到快到北京。这个卧铺补得还是比较值的。!n p&O1s*vw'y A)Bc]B

&[A(vN\3~+jP以上就是我这次考察郸城到许昌的小火车的记录,希望这个小火车能继续开行,也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再次前往,因为这个小火车给我留下的印象确实很好。\

春秋四大名人:老子、孔子、孙子、左丘明

老子,李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老子遗留下来的著作,仅有《五千文》即《道德经》,也叫《老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仁”的思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孙子,姓孙名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

他祖父田书公元前523年因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氏,并把乐安(即今山东惠民县)封为采邑之地,于是全家徙至封地定居下来。

其他:

孟尝君

中国战国时期四公子之一,齐国宗室大臣。即田文。田文的父亲靖郭君田婴,是齐威王的少子、齐宣王的庶弟。孟尝君袭其父田婴的封爵,封于薛(今山东滕州东南),称薛公,号孟尝君。孟尝君在薛时,广泛招纳宾客,达3000余人。秦昭王听说孟尝君的贤德,欲求见孟尝君。孟尝君入秦后,被任为相。后来秦昭王听信谗言,囚禁孟尝君并预谋杀害他。孟尝君在门客的协助下,逃回齐国。孟尝君回到齐国之后,任为齐相。他坚持主张联合韩魏牵制楚国,并发展合纵抗秦的势力。后来遭人诬告而为齐王所怀疑,谢病归老于薛。后因日益骄奢的齐王仍想除掉他,只得又逃到魏国,被魏昭王任命为魏相。他主张联合秦国、赵国与燕国,共同讨伐齐国,使战国形势为之一变。齐王死后,孟尝君返国,中立于各诸侯国之间。王安石写过一篇文章

全文如下

读《孟尝君传》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呜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

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

士之所以不至也。

吴起(BC440~BC381):

卫国左氏(今山东定陶西)人。年轻时曾在孔子徒弟曾参门下学习。初为鲁将,BC412年,齐军攻鲁,吴起率鲁军到达前线(为取得这个立功名的机会,他杀死了齐国籍的妻子,此即“杀妻求将”),没有立即同齐军开仗,表示愿与齐军谈判,先向对方使者示弱,以老弱之卒驻守中军,以麻痹齐军将士,然后出其不意地以精壮之军突然向齐军发起猛攻。齐军仓促应战,大败。战后鲁国国君受谗言影响,对他甚为猜忌,吴起就入魏为将,被一代英主魏文侯魏斯任命为西河的守将,抗拒秦国和韩国。BC409年,吴起先在河西少梁筑城,作为前进基地,然后率军攻取秦河西地区的临晋、元里,并增修此二城。次年,攻秦至郑,筑洛阴、合阳,尽占秦之河西地,置西河郡,任西河郡守。这一时期他曾与诸侯大战76场,全胜64场,其余不分胜负,辟土四面,拓地千里。特别是BC389年的阴晋之战,吴起激励士卒,以五万魏军击败了十倍于已的秦军,这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也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大的诸侯国。吴起镇守西河期间,强调兵不在多而在“治”,首创考选士卒之法:凡能身着全副甲胄,执12石之弩(一石约今30公斤),背负矢50支,荷戈带剑,携三日口粮,在半日内跑完百里者,即可入选为“武卒”,免除其全家的徭赋和田宅租税,并对“武卒”严格训练,使之成为魏国的精锐之师。吴起治军,主张严刑明赏、教戒为先,认为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虽有百万之军亦无益,曾斩一未奉令即进击敌军的勇士以明法。吴起做将军时,和最下层的士卒同衣同食。睡觉时不铺席子,行军时不骑马坐车,亲自背干粮,和士卒共担劳苦。士卒中有人生疮,吴起就用嘴为他吸脓。这个士卒的母亲知道这事后大哭起来。别人说:“你儿子是个士卒,而将军亲自为他吸取疮脓,你为什么还要哭呢?”母亲说:“不是这样。往年吴公为他父亲吸过疮脓,他父亲作战时就一往无前地拼命,所以就战死了。现在吴公又为我儿子吸疮脓,我不知他又将死到那里了,所以我哭。”魏文侯魏斯死后,吴起遭丞相公叔痤和大夫王错设计陷害,被迫于BC383年投奔楚国。先任宛守,一年后升令尹,掌军政大权,主持变法。吴起针对楚国积弊,剥夺旧贵族政治、经济特权,裁减冗员冗费,用于选练军队,以求富国强兵。仅一年,贫弱的楚国开始强盛,向南平定百越;向北兼并陈国和蔡国,并击退了韩、赵、魏的扩张;向西征伐秦国,兵威四方。BC381年,楚悼王熊疑死,反对改革的旧贵族追杀吴起,他无处可逃,于是趴在楚王的尸体上,被贵族们乱箭射死,尸体又被车裂。而在新王即位后追究冒犯先王尸体的罪行时,参与此事的贵族有七十余家被满门抄斩(报自己的大仇于死前,吴起之智可称匪夷所思)。著有《吴子》一书(《汉书艺文志》录《吴起》48篇),但已散佚,现存的版本据考证应是汉朝人所写。又有人根据《左传》描写战争的真实程度、有倾向性地对魏、楚历代先王赞美和对楚国贵族的鄙视提出《左传》也是吴起的作品,若果真如此,他就是军事家、政治家、史学家三合一了。赞曰:尉缭称吴起“提七万之众,天下莫能当之”,实非过誉。后人言名将,必以“孙吴”比之。吴起每到一国,只要国君能用之,必然能使国家强大起来。他在魏建立的制度,使得魏成为战国初期的头号超级大国;入楚后又能以变法在短时间内使楚国重新强大起来,政治才华毫不逊于军事才华,不应但以军事家视之。后世儒生常以他的个人品德对他大加非议,又以他的结局作为不能变法的依据。这些儒生固然品德高尚(也仅限于理论上),可是国家有事时,他们除了可耻的投降和毫无意义的自杀又能干些什么呢?

孙膑(约前380~前320)

战国中期杰出的军事家。齐国阿鄄之间人。孙武的后代。曾与庞涓同学兵法。研读过孙武及晋将荀息、孙轸的兵书。庞涓为魏惠王将军,忌其才能,骗他到魏,处以膑刑(去膝盖骨),故称孙膑。后由齐国使者秘密载回,被田忌推荐给齐威王,任为军师。前353年围魏救赵,取得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大捷。前341年攻魏救韩,在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大破魏军,俘太子申,庞涓自杀。主张"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著作有《孙膑兵法》。

田忌

生卒年不详,田氏,名忌,字期,又曰期思,封于徐州(今山东滕县南),故又称徐州子期。战国初期齐国名将。

田忌以田齐宗族的身份作齐将,他很赏识孙膑的军事韬略,向齐威王举荐孙膑,威王任孙膑为军师。田忌在孙膑的谋略和协助下指挥了两次著名的战役。

一次是桂陵之战。齐威王四年(前353年),魏惠王围攻赵国的邯郸,赵求救于齐。齐威王认为魏在邯郸城下经过一年多的苦战,已筋疲力竭,出兵时机成熟,便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军八万救赵。田忌原拟直接进攻魏主力,后采纳孙膑“围魏救赵”、“批亢捣虚”的作战方针,趁魏国国内防务空虚,直捣魏国都城大梁,迫使攻赵的魏军“释赵而自救”,待魏军回兵时,中途予以截击。结果,在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大败魏军。

再一次是马陵之战。公元前342年(齐威王十五年),魏将庞涓伐韩,韩请救于齐。齐威王召集大臣谋议“早救还是晚救?”邹忌认为“不如不救。”田忌认为“应该早救。”孙膑则认为应等韩、魏两败俱伤时出兵,这样既可令韩完全听命于齐,又可有战胜魏兵的把握。齐王采纳孙膑的意见,暗中答应救韩,韩国因为仗恃有齐国的救援,坚决抗魏。五战不胜,又向齐求救,齐威王抓住韩魏俱疲的时机,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十万兵力救韩。齐军仍以攻其必救的“围魏救赵(这次是救韩)”战法,直奔魏都大梁。庞涓闻齐进军国都,遂撤消对韩的包围而回师,欲击破齐军于大梁。魏惠王也大肆兴兵遣将,以太子申为上将军,率军十万迎击齐师,企图与齐军进行决战。孙膑根据魏军骄傲轻敌,急于求战必将轻兵冒进的情况分析,提出用逐日减灶以引诱魏军追击的策略。田忌乃使齐军退却时为十万灶,第二天减到五万灶,第三天减为三万灶。庞涓追行三日大喜,认为齐军怯懦,三天士卒逃亡者过半,于是丢下步兵,只带轻骑锐卒,兼程追赶。孙膑计算魏军的行程,判断将于日落进入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乃于马陵道路狭窄、地势险要处设下埋伏。庞涓的追兵,果然在预计的时刻进入齐军设的埋伏圈,这时齐军万箭齐发,魏军大乱溃散,齐军全面出击,大败魏军,擒魏太子申,庞涓愤愧自杀。

这一仗,魏国遭到严重打击,从此一蹶不振,而齐国则逐渐强盛起来。

田忌因与齐相邹忌不和,于马陵战后的第二年逃奔楚国,封于江南。齐宣王即位后,又受召回国复职。

廉颇

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将领。主要活动在赵惠文王(前298—前266)、赵孝成王(前266—前245)、赵悼襄王(前245—前236年)时期。

赵惠文王初,东方六国以齐最为强盛,齐与秦各为东西方强国。秦围欲东出扩大势力,赵国当其冲要。为扫除障碍,秦王曾多次派兵进攻赵国。廉颇统领赵军屡败秦军,迫使秦改变策略,实行合纵,于惠文王五十四年(前258年)在中阳(今山西中阳县西)与赵相会讲和。以联合韩、燕、魏、赵五国之师共同讨伐齐国,大败齐军。其中,廉颇于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带赵军伐齐,长驱深入齐境,攻取阳晋(今山东郸城县西,本为卫国领地,后属齐),威旗诸侯,而赵国也随之越居六国之首。廉颇班师回朝,拜为上卿(上卿为当时最高级的文官,相当于后来的宰相),秦国虎视赵国而不放贸然进攻,正是慑于廉颇的威力。此后,廉颇率军征战,守必固,攻必取,几乎百战百胜,威震列国。

周赧王三十二年(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曾得和氏壁,强秦愿以十五城换之,赵派蔺相如出使秦国,蔺相如仅仅是宦官缪贤门下的“舍人”。经缪贤向惠文王荐举,身携“和氏璧”,充当赵使入秦。蔺相如以他的大智大勇完壁归赵,取得了对秦外交的胜利。

其后秦伐赵,占领了石城。赵惠文王十九年复攻赵,杀了二万赵军。这时秦王欲与赵王在渑池会盟言和(今河南渑池县西),赵王非常害怕,不愿前往。廉颇和蔺相如磋商认为赵王应该前往,以显示赵国的坚强和赵王的果敢。赵王与蔺相如同往,廉颇相送,与赵王分别时说:“大王这次行期不过三十天,若三十天不还,请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要挟赵国的希望。”廉颇的大将风度与周密安排,壮了赵王的行色,同时由于相如渑池会上不卑不亢的与秦王周旋,毫不示弱地回击了秦王施展的种种手段,不仅为赵国挽回了声誉,而且对秦王和群臣产生震慑。最终使得赵王平安归来。

会后,赵王“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地位竟在廉颇之上。廉颇对蔺相如封为上卿心怀不满,认为自己做为赵国的大将,有攻城野城,扩大疆土的大功,而地位低下的蔺相如只动动口舌却位高于我,叫人不能容忍。他公然扬言要当众羞辱蔺相如。蔺相如知道后,并不想与廉颇去争高低,而是采取了忍让的态度。为了不使廉颇在临朝时排列自己之下,每次早朝,他总是称病不至。有时,蔺相如乘车出门,远远望见廉颇迎面而来,就索性引车躲避了。这引起了蔺相如舍人的不满,蔺相如解释说:“强秦与廉颇相比,虎狼般的秦王相如都敢当庭呵叱,羞辱他的群臣,我还会怕廉颇吗?强秦之所以不敢出兵赵国,这是因为我和廉颇同在朝中为官,如果我们相斗,就如两虎相伤,没有两全之理了。我之所以避他,无非是把国家危难放在个人的恩怨之上罢了。”廉颇听后,深受感动,他选择蔺相如家宾客最多的一天,身背荆条,赤膊露体来到蔺相如家中,请蔺相如治罪。从此两人结为刎颈之交,生死与共。

“将相和”的故事,后人以各种不同的文艺形式加以表现,它强烈的爱国情感催人泪下,感人奋发。而廉颇勇于改过,真诚率直的性格,更使人觉得可亲可爱。

赵惠文王二十年(前278年),廉颇向东攻打齐国,破其一军。赵惠文王二十年二(前276年),再次伐齐,攻陷九城。次年廉颇攻魏,陷防陵(今河南安阳南二十里),安阳城(今河南安阳县西南四十三里)。正是由于廉、蔺交和,使得赵国内部团结一致,尽心报国,使赵国一度强盛,成为东方诸侯阻挡秦国东进的屏障,秦国以后10年间末敢攻赵。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卒,孝成王立。这时,秦国采取应侯范睢“远交近攻”的谋略,一边跟齐国、楚国交好,一边攻打临近的小国。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秦国进攻韩地上党。上党的韩国守军孤立无援,太守冯亭便将上党献给了赵国。于是,秦赵之间围绕着争夺上党地区发生了战争。这时,名将赵奢已死,蔺相如病重,执掌军事事务的只有廉颇。于是,赵孝成王命廉颇统帅20万赵军阻秦军于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参见长平之战)。当时,秦军已南取野王(今河南沁阳),北略上党(今山西中部地区),切断了长平南北联系,士气正盛,而赵军长途跋涉而至,不仅兵力处于劣势,态势上也处于被动不利的地位。面对这一情况,廉颇正确地采取了筑垒固守,疲惫敌军,相机攻敌的作战方针。他命令赵军凭借山险,筑起森严壁垒。尽管秦军数次挑战,廉颇总是严束部众,坚壁不出。同时,他把上党地区的民众集中起来,一面从事战场运输,一面投入筑垒抗秦的工作。赵军森严壁垒,秦军求战不得,无计可施,锐气渐失。廉颇用兵持重,固垒坚守三年,意在挫败秦军速胜之谋。秦国看速胜不行,便使反问计,让赵王相信,秦国最担心、最害怕的是用赵括替代廉颇。赵王求胜心切,终于中了反间计,认为廉颇怯战,强行罢廉颇职,用赵括为将。虽然蔺相如力谏,指出只知纸上谈兵的赵括不适合担此重任,但赵王不听,任用赵括为将军。赵括代替了廉颇的职务后,完全改变了廉颇制定的战略部署,撤换了许多军官。秦国见使用赵括为将,便暗中启用武安君白起率兵攻赵。大败赵括军于长平,射杀赵括,坑赵兵四十余万。赵长平之战,赵国损失四十五万人。

长平之战后,秦国趁势包围赵都邯郸(参见邯郸之战),持续一年多,幸有魏公子信陵君窃取兵符相救得以不灭,但国力已大减。

燕以赵大伤于长平,以丞相栗腹为将,针对赵国“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的状况,于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前251年)举兵攻赵。赵使廉颇为将,指挥了著名的鄗代之战。他将全军分为两路,一路由乐乘率领直趋代地,抗击西路燕军,一路亲自率领,迎战燕军主力于鄗城(今河北柏乡县北)。廉颇指挥为保卫乡土而同仇敌忾的赵军,采取集中兵力打敌正面的战法,首战告捷,挫敌兵锋,打掉了燕军的嚣张气焰。接着,他率领赵军大败燕军主力,阵斩栗腹。燕军主帅被斩,惊慌溃退。廉颇抓住燕军败退之机,立命赵军乘胜追击,长驱500里,于前250年进围燕国都城蓟(今北京市)。燕王喜眼看燕国危在旦夕,只好答应赵国提出的割让5城等全部要求,向赵国求和。廉颇因功封信平君,为相国。廉颇任相国前后约六七年,多次击退入侵敌军,并伺机出击。前245年,带兵攻取了魏地笼阳(今河南内黄县西北),说明赵国国力又有恢复。

廉颇从长平免职回家,失去权势的时候,原来的门客都离开了。等到再被重用当将军,门客们又都聚拢上来。廉颇很是感慨,要他们退去,门客告诉他:这没什么奇怪。现在是以市场上的买卖方式交朋友,您有权势,我们就跟随您,您没有权势,我们就离开,这本是买卖常理。又有什么埋怨的呢?

秦始皇二年(前245年),赵孝成王卒,其子赵悼襄王继位。襄王听信了奸臣郭开的谗言,解除了廉颇的军职,派乐乘代替廉颇。廉颇因受排挤而发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走。廉颇于是离赵投奔魏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廉颇去大梁住了很久,魏王虽然收留了他,却并不信任和重用他。赵国因为多次被秦军围困,赵王想再任用廉颇,廉颇也想再被赵国任用。赵王派遣使者宦官唐玖去带着一副名贵的盔甲和四匹快马到大梁去慰问廉颇,看廉颇还是否可用。廉颇的仇人郭开却唯恐廉颇再得势,暗中给了唐玖很多金钱,让他说廉颇的坏话。赵国使者见到廉颇以后,廉颇在他面前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还披甲上马,表示自己还可有用。但使者回来向赵王报告说:“廉将军虽然老了,但饭量还很好,可是和我坐在一起,不多时就拉了三次屎。”赵王认为廉颇老了,就没任用他,廉颇也就没再得到为国报效的机会。

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就暗中派人迎接他入楚。廉颇担任楚将后,没有建立什么功劳。他说:“我思用赵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流露出对祖国乡亲的眷恋之情。但赵国终究未能重新启用他,致使这位为赵国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一代名将,抑郁不乐,最终死在楚国的寿春(今安徽省寿县)。十几年后,赵国被秦国灭亡(参见秦灭赵之战)。

廉颇的陵墓在今安徽省寿县城北7公里的八公山之放牛山西南坡上,墓面西,周长300米,西临淮河,南北东三面环山,一代风流领山川之胜,英风浩气激荡千秋。

公元前515年因避齐乱奔吴,至吴王阖闾三年(公元前512年)经其好友伍子胥推荐将其所著《孙子兵法》二三篇献给吴王,并在吴宫教战,实践了兵法之妙,被拜为将军,辅佐吴王,经军治国,联合唐、蔡二国于公元前506年,孙武与伍子胥、伯喜否一起,率兵三万,经过五次大战,只用了十几天的时间,就攻占了楚国的都城郢城,消灭楚军20余万,首创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绩。史称:“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伏越人,名显诸侯。”而后因吴王夫差荒淫无度,辞官隐居而殁。

【左丘明】春秋时史学家。鲁国人。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一说单姓左,名丘明。双目失明,曾任鲁太史。与孔子同时,或谓在其前。相传《左传》为其所著,又传《国语》亦出其手。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人狗共舞 沛县新的宠物市场开业 了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