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宠物资讯 > 文章页面

是什么原因导致天之骄子李存勖的堕落(李存勖为什么被杀)

史上最大胆大臣,不仅辱骂皇帝是狗,而且还当众打皇帝两耳光


style="text-indent:2em;">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是什么原因导致天之骄子李存勖的堕落和德盛大厦里养的狗是什么狗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是什么原因导致天之骄子李存勖的堕落以及德盛大厦里养的狗是什么狗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是什么原因导致天之骄子李存勖的堕落宋朝的重文轻武,其根源是什么有何利弊袁绍和袁术是什么关系呢当下最让你感到幸福的是啥事是什么原因导致天之骄子李存勖的堕落

李存勖的一生的确令人惊叹,继位之初仅有太原一地,15年之后已是扫灭后梁,坐镇洛阳,大小诸侯无不称臣的一代开国之君。

可是仅仅三年后却是因为率军平叛,被叛军一箭射死,众将只是围观,不见有任何举动,可谓是众叛亲离。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李存勖快速覆灭?

在弄清这个问题前,我们看下李存勖崛起时,倚仗的是什么?

出身沙坨的李存勖幼时便熟读《春秋》,懂得尊卑,了解世事。李克用刚死之时,托付兄弟李克宁与张承业辅佐晋王李存勖,然而李存勖本身却极为抗拒,甚至有意将王位让与掌管整个河东的李克宁。

李克宁不愿接手的原因已不可知,但是当时的河东,在后梁开国帝王朱温的压迫下,只余一座孤城。

大部分军队又全部集中在周德威的手中,手中还握着的潞州也被困一年多,旦夕之间,便会改换门庭。而且晋阳(太原)在沙坨族的掌控下,倚仗手里的家伙事儿,那是横行不法,胡作非为。李克用在世时,不时接到告发,李克用却用一套歪理打发了事。

今四方诸侯,皆悬重赏以募勇士。吾若束之以法,急则弃吾,吾安能独保此乎?

一副烂摊子的模样,有点头脑的都不愿接。

李存勖不得不接位,继位之后,他首先做的就是任用李存璋整顿军纪,凡是在晋阳城内仗势欺人的主犯,一律斩首。周德威返回来的前夕,市井肃然。而周德威的大军归来,更是让河东的局势瞬间稳定了下来。

此时李克宁便又动起了顶替的心思,被李存勖及母亲曹氏三下五去二干脆利索的砍掉了脑袋。这下李存勖的位子坐的更加稳当,也威服了一干李克用留下的久经战场的老将。

但是,仅仅是威服而已。

李存勖整顿好内政后,力排众议,坚决救助被围的潞州。

汴人闻我有丧,必谓不能兴师,人以我少年嗣位,未习戎事,必有骄怠之心。若简练兵甲,倍道兼行,出其不意,以吾愤激之众,击彼骄惰之师,拉朽摧枯,未云其易,解围定霸,在此一役。

此时,潞州的夹城之战不仅没有结束,而且进入到了关键时期。城内兵困粮乏,连书信都派发不出去。李存璋只得在城门楼上设酒宴吃喝,迷惑后梁军,不曾想中箭负伤。

而李存勖也知晓潞州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但并没有立刻发兵援助。李存勖在整顿内政之后,刻意修好契丹,并希望借兵,平定潞州之围。

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也小家子气,全民皆兵的游牧民族只给了不足千人的小队。

李存勖却没有计较,因为他并不是图契丹的人马,毕竟骑兵不能用来攻打潞州城外的围城。他是依靠“重金卑词”安抚住契丹,阻止契丹在他全力平定潞州时,偷袭他唯一的基地。

一切理料顺当之后,李存勖出兵两万有余,于夜间到达潞州外围,而后趁清晨有雾遮掩,骤然杀出。事后,的确如李存勖所预料的一般,李存勖两万多人马一举击溃朱温大将康怀英的八万人马。解除了潞州之围,打通进取河朔三镇的通道,将一死局生生变成了奇迹。

李存勖在这期间,无论战略意图和对未来的规划,应该说是眼光长远且独到,根本没有任何能够质疑的地方。

或许,李存勖败亡的根本缘由不是昏庸无能或者是荒淫无道,也许另有原因。

之后,李存勖灭幽州刘仁恭父子,平魏博之乱,称帝于魏州,争德胜城,战杨刘渡口,攻镇、定两州,取兖郓之地,最后以五千精兵轻取开封,一举灭掉后梁,建立后唐。期间,奇计迭起,攻无不克,甚少败绩。

而在此期间,也就是初入开封的路上,李存勖遇到了一个人,发布了一条命令。

是日,赐乐工周匝币帛。周匝者,帝(李存勖)之宠伶也,胡柳之役陷于梁,帝每思之,至是谒见,欣然慰接。周匝因言梁教坊使陈俊保庇之恩,垂泣推荐,请除郡守,帝亦许之。

李存勖似乎在此时忘乎所以,开始昏聩起来,竟然无缘无故封了一个伶人为郡守,为什么?

我们再看,梁朝文武官属于马前谒见,陈叙世代唐臣陷在伪廷,今日再睹中兴,虽死无恨。帝谕之曰:“朕二十年血战,盖为卿等家门无足忧矣,各复乃位。”(李存勖一句话竟然将后梁的官员全部留任?)

帝御元德殿,梁百官于朝堂待罪,诏释之。壬午,段凝所部马步军五万解甲于封丘。凝等率大将先至请死,诏各赐锦袍、御马、金币。帝幸北郊,抚劳降军,各令还本营。

李存勖的所作所为无不是在显示一个意向,那就是招降纳叛,收拢人心,稳定朝局。

那为何短短三年就祸从天降,众叛亲离?

众所周知,李存勖创立的后唐,仅是五代十国之中第二代,之后还有后晋、后汉和后周。

排在后面的三个朝代,不是后唐皇帝的亲属,就是其部下。

后周的开国之君郭威也位列其中,那么他是如何从一个杀人犯一跃成为一国之君呢?

在《宋史?张永德传》有一段这样的记载,初,魏人柴翁以经义教里中,有女。后唐庄宗时备掖庭,明宗入洛,遣出宫。柴翁夫妻往迎之,……女悉取装具,计直千万,分其半以与父母。令归魏,曰:"儿见沟旁邮舍队长,项黵黑为雀形者,极贵人也,愿事之。"问之,乃周祖也。父母大愧,然终不能夺。他日,语周祖曰:"君贵不可言,妾有缗钱五百万资君,时不可失。"周祖因其资,得为军司。

一个无名的宫女竟然有价值千万的装具,她的钱财从何而来?

如果说是偷盗而来,对于史上有名的吝啬李存勖夫妇,怎么能够不发现?

如果不是偷盗而来,那么无名宫女的钱财定然来自于赏赐。从另一方面反映出李存勖夫妇对待属下的赏赐根本没有节制的。(据记载,李存勖授意伶人一次性的纳入宫女一千余人)

那么这里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李存勖的钱财从何而来?郭威这种倚仗钱财上位的人,为何笃定能够凭借钱财上位?当时朝政究竟出现何种局面,致使李存勖创造出这种恶性循环?

还是在《宋史?张永德传》中,记录了李克用敛财的一种手段。

后唐武皇镇太原,急于用度,多严选富家子掌帑库。或调度不给,即坐诛,没入赀宁。

这还是在有贤名之称的张承业手中发生的事情。

那么这种敛财手段的弊病,张承业不可能不知,李存勖也不会没有耳闻。

事实上,李存勖的确吸取了他父亲的教训,没有如此急功近利。

那他是如何聚拢财富的呢?

三种。恢复租庸调制,收取官税。以战养战。收取各国的朝贡。

进项有多少和每日常规消耗有多少呢?

具体数字不详,但是可以从后唐明宗李嗣源与范延光之间的话去推断。

上问见管马数,枢密使范延光奏:“天下常支草粟者近五万匹。……,其邮传之费、中估之直,日以四十五贯,以臣计之,国力十耗其七,马无所使,财赋渐消,朝廷甚非所利。”上善之。

延光奏曰:“臣每思之,国家养马太多,试计一骑士之费,可赡步军五人,三万五千骑抵十五万步军,既无所施,虚耗国力,臣恐日久难继。”

那么李存勖养马有多少呢?

太祖(李克用)在太愿,骑军不过七千,先皇(李存勖)自始至终马才及万。

也就是说,仅是骑兵的一项李存勖每日的消耗为45万贯。这还没有将他的步兵和官员的消耗,以及他毫无节制的游猎和赏赐伶人囊括在内。

可见,李存勖每日的消耗之大。

李存勖在他南征北战的15年内,他根本没有去考虑过这个问题,因为有忠直宦官张承业在替他打理,他只需在缺钱的时候,伸手索要即可。

但是,张承业经常是拒绝李存勖的要求,张承业认为李存勖要钱是为了赏赐伶人和无用的宠幸之人,拒绝支付。这就激起了两人的矛盾和猜忌,甚至李存勖想要除掉张承业。李存勖的所作所为,得到了贤良的曹太后的遏制,派人带话给张承业,说。“已经打过了,您老就不要生气了。”第二天,曹太后和李存勖亲自登门拜谢张承业。

这个小插曲,必然会让李存勖的心理产生一些波动,但就此说李存勖开始吝啬,太过勉强。但至少会让李存勖大手大脚的毛病产生一定的影响,换句话说也许这就是李存勖吝啬起源的一个因素,也是他无法获得将士支持的原因之一。

922年,李存勖称帝的前夕,张承业病逝,享年76岁。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张承业和李存勖两人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分歧,张承业极力阻止李存勖称帝,应该或者也许扶植真正李唐王朝的后人继位。李存勖婉言拒绝,说“此事是众人的意见,不可违。”

李存勖经济上能够掣肘他的人,消失了。

李存勖开始肆意妄为,后果是显而易见的。

这时候,另一个张承业式的人物出现,李存勖册立的刘皇后。

她的出现,可说是李存勖的丧钟已然敲响,刘皇后共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入府拜父,收受馈金。

河南尹张全义在唐昭宗时期,就是一位理财理政的能手,他和陈州刺史赵犫(抽)供应了后梁太祖朱温的大部分军粮。李存勖和刘皇后驾临洛阳,李存勖授意刘皇后拜张全义为义父,张全义惶恐不安,遂献出大量财物,作为见面礼,馈赠于刘皇后。

这种事情,在一般的朝代,情景正好相反,由皇上或皇后赏赐于临幸的朝臣,可见刘皇后也是一位吸财能手。

第二件事,遍撒珠玉,羞辱功臣。

在前蜀王衍被灭之后,宰相率百官恳求李存勖拨款慰劳出征的将士,因为平蜀第一功臣郭崇韬被杀,将士都生出谋反之心,宰相因府库空竭,无计可施。刘皇后竟然拿出两个银盆和首饰盒,拉着两个儿子,以此来打发朝臣。

第三件事,饮鸩止渴,劳燕分飞。

刘皇后在李存勖中箭倒地,大量出血,口喊口渴,竟然命人端来一碗奶酪,加速了李存勖的死亡速度。

李存勖一死,刘皇后便扔下李存勖的尸首,跟随他人,逃了出去。

在此之前,李存勖得知李嗣源叛乱,准备带病会开封御敌,他却因手中无财帛无法安抚治下的将士,只得口头承诺,一旦灭蜀收缴上来的金银运返到京,立刻发放。

实际上,关于蜀国的战报,他早已看过。

粮三百五十三万、钱一百九十二万贯、金银共二十二万两、珠玉犀象二万、纹锦绫罗五十万。

一个屹立天府之国二十多年,仅有如此少的财帛,根本不足以赏赐相抵李存勖许下的诺言。他的许诺是,凡是跟随他返回开封的将士,他将全部拿出灭蜀获得的四十万金银赏赐。

然而,即便如此却无人相信。

因为过往,他把钱财和权位大都赏赐给了宦官和伶人。

最后,李存勖死于伶人郭从谦的箭下。

当然,每一个开国之君都不是庸才,最少在初期他是众星捧月之所在,这个时期之内无不是殚精竭虑,反复谋划磋商,集众人才智而达到破敌于千里之外,后期却是因为当时的环境以及个人的私欲,使得维持统治的基础财富出现捉襟见肘的局面,使得上下猜疑猜忌,最后自相攻伐。

最后,我们看看五百多年后的另一个开国之君是如何看待李存勖的。

朱元璋:所谓李天下者,其斯人欤?上下之分渎至于,安得不亡?

宋朝的重文轻武,其根源是什么有何利弊

唐朝“安史之乱”后,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形势。地方军阀(节度使)拥兵自重、对抗朝廷,唐朝最终也是亡于藩镇割据势力的朱温。

唐朝之后的“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分裂时期。政权的更替也都是朝中大将兵权过重起兵夺位,造成了王朝的“短命”。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借口出兵御敌,在陈桥驿策动兵变。身为开国皇帝的宋太祖赵匡胤深知大将拥兵的威胁,而采取“重文轻武”的国策。

袁绍和袁术是什么关系呢

袁绍和袁术的关系很简单又复杂,就和他们最后打的死去活来差不多。

见上图,袁绍和袁术在法律族谱上是堂兄弟的关系。其实,这哥俩在血缘关系上却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都是司空袁逢的孩子,袁绍还是袁术的兄长。只不过袁绍是庶出,就是袁逢一不小心跟一个奴婢搞了一下,生了袁绍出来,而袁术是嫡次子。

本来袁绍地位很低。但是,因为袁逢的哥哥袁成没有子嗣,袁逢就把庶出的袁绍过继给了袁成,这在法律意义上,袁绍又成了袁术的堂兄。因为这层关系,袁绍的地位一下子就提高了很多,这才有了和袁术一较高低的资格。

袁绍和袁术早期合作尚佳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这哥俩早期有过联手,还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果。

袁氏四世三公,除了皇帝应该就是他们家最风光,最有权势。门下故吏众多,遍布全国。

公元188年,汉灵帝组建西园新军,置八校尉。一把手是上军校尉蹇硕,皇帝宠信的宦官;二把手就是袁绍,中军校尉,统领中军;曹操才是典军校尉,四把手,排在袁绍之后。袁术接了袁绍虎贲中郎将职务。当时西园新军权力很大,就连大将军何进都要听从西园新军蹇硕的管辖。

蹇硕要杀何进,泄密被何进反杀。袁绍和袁术这哥俩又上了何进这条船。

大将军何进听信袁绍的建议,传召董卓、丁原等进京勤王,想要诛杀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十常侍利用跟何太后的关系,抢先一步杀了何进。袁绍和袁术看到十常侍杀了何进,就进宫血洗,把宦官们杀的一干二净,甚至连嘴上没毛的男人也杀了。

本想着蹇硕和何进都死了,袁绍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当老大,没成想董卓看到洛阳城战火四起,知道宫中发生巨变,听从谋士李儒的建议,马不停蹄的杀奔洛阳。

董卓在洛阳城外居然很巧的遇到了从宫里逃难出来的幼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

董卓捷足先登,保护着幼帝和陈留王回了洛阳。随后董卓利诱吕布杀了丁原,在吞并了何进等人的部队后,又吞并了丁原的部队,实力一下子变得最为强大。随后董卓废掉幼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这就是汉献帝。董卓成了第一个真正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

袁绍一看自己辛辛苦苦布的局被董卓搅坏,到手的桃子也被董卓摘了,就与袁术一起跑出洛阳,单独发展。袁绍去了河北,袁术来到南阳。这时候双方还是属于合作蜜月期。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二人矛盾开始。

董卓在洛阳城擅自废立皇帝,滥杀无辜和倒行逆施的行为,让天下人痛恨不已。袁绍又看到了希望。于是,在曹操的倡议下,各路诸侯组成联军,推举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

在推举盟主的时候,袁术想着自己应该更有资格当盟主,因为他是袁家的嫡出,而且当时还是后将军南阳太守,就连孙坚都是他的部下。

万万没想到,最后大家推举了袁绍为盟主,把袁术孤立到了一边。袁术心里很是不服。一个婢女生的孩子怎么还跑到自己头上拉屎撒尿。

不光是袁绍和袁术勾心斗角,十八路诸侯各个也都心怀鬼胎。董卓打不过十八路诸侯,就胁迫皇帝、文武百官和洛阳的几百万子民迁都长安,十八路诸侯的联盟随着董卓去了长安而土崩瓦解。

曹操不服,领兵去追击董卓,没想到在荥阳中了埋伏,被打的丢盔卸甲,要不是曹洪及时相救,曹操差点小命就没了。曹操一看,这些诸侯都不是什么好玩意,干脆我也撤吧。

孙坚是第一个打进洛阳的,从井里还捞出了传国玉玺。袁绍去要,孙坚不给,袁绍写信给刘表让半路截杀孙坚。孙坚那可是袁术的人,袁术肯定不高兴。

没想到孙坚还中了埋伏,被刘表手下的黄祖设伏用弓箭把孙坚射成了刺猬,一命呜呼。从此以后,袁绍和袁术开始相互猜忌和征讨。

袁绍、袁术矛盾升级,哥俩开干。

袁绍一直想挟天子以令诸侯诸侯,无论是汉献帝还是刘虞,他都做过努力。可惜刘虞不同意,汉献帝让曹操捷足先登抢了去。曹操为了拉拢袁绍,把大将军的职务给了袁绍,两家算是建立了同盟关系。

袁术倒是有先见之明,觉得东汉覆水难收,名存实亡。他出生时有神仙托梦给他母亲,说她怀中的孩子有一段天命在身。所以,他反对袁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理念,一直想自个当皇帝。孙坚虽然死了,但是他儿子孙策还在,在他的帐下听命。玉玺肯定就在孙策手里,袁术对玉玺垂涎三尺,又不好意思明抢,急得火急火燎的。

袁绍选择跟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站队,袁术选择跟公孙瓒和陶谦站队,支持公孙瓒跟袁绍对练。后来觉得不过瘾,又联合吕布等人跟曹操对练。

袁绍看了,心里也很生气,不仅全力支持曹操干袁术,还拉上刘表一起从南面夹击袁术。

这下可好,兄弟两个是彻底撕破脸开干了。

兄弟相拼,让曹操捡了大便宜。

袁术称帝,袁绍彻底翻脸,联合曹操等猛打。

孙策看到袁术胸无大志,没有什么发展前途,为了拜摆脱袁术的控制,同时也是为了发展江东,把传国玉玺给了袁术,借了兵马钱粮发展江东去了。

袁术拿到玉玺,喜出望外,觉得自己就是取代东汉的真命天子。

公元197年,袁术就迫不及待的在寿春登基称帝。建国号仲氏。

这下袁绍可逮着机会收拾袁术了。

袁术称帝,被天下诸侯所不耻,袁绍极力鼓动曹操、吕布和孙策等人一起攻打袁术,就连兵微将寡的刘备也是往死里干袁术。

最后兄弟想和好,亦然没有了机会

袁术四面楚歌,损兵折将,走投无路之下,不得不给袁绍写信,希望袁绍能接纳自己。袁术给袁绍说,你拥有冀青幽并四郡,是天下实力最强大的诸侯,而汉室名存实亡,曹操虽然想扶助衰微的汉室,已无希望。所以,天命就在你袁绍身上,我愿意把玉玺送给你,希望你来统治天下,接受天命的安排。

袁绍看信后,同意接纳袁术。曹操和刘备等半路截杀袁术,不让他带着玉玺跟袁绍汇合。袁术始终到不了河北,遂吐血而死。

最后时刻,走投无路的袁术想起来投靠袁绍,袁绍也答应接纳袁术,可惜这时候的曹操已经发展壮大起来,怎么可能会让他们哥俩再联手汇合?

袁术看到去河北袁绍的路被堵死,忧愤而亡。

如果袁绍、袁术哥俩像早期那样合作,天下非袁氏不可。可惜兄弟俩反目为仇,先后被曹操所灭,岂不悲哉!?

俗话说的好,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袁绍、袁术最起码也应该像李世民和李建成那样,先把大唐江山打下来,兄弟俩再厮杀也不迟。那样的话,肥水不流外人田,岂不是更好?

大家觉得是不是这个道理?

三国故事,故事三国。

精彩三国故事,尽在京华新媒体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当下最让你感到幸福的是啥事

我目前最幸福的是,就一个儿子,比较优秀,不用我操心,父母己故去多年。有退休工资,身体非常健康,彻底摆脱了生活重压,有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为自己活几年,心情轻松愉快。感觉很幸福。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楚国八百年 第一集 初生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