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宠物百科 > 文章页面

半年融资一亿,不勤奋的pidan如何成为第一品牌?

满帮集团完成17亿美元新一轮融资 称今年已实现盈利

「pidan彼诞」(以下简称pidan)又融资了,这个在7月刚完成5000万B+轮融资的品牌又在12月完成了5000万B++轮融资——整个2021年下半年,pidan完成了共计1亿元的融资。

和大踏步的融资脚步一样,pidan的业绩也在飞速提升。在今年618期间,pidan进入天猫宠物行业全品类品牌销售额top10,其猫砂单品也成为天猫宠物猫砂品类单品top1,市占率达到第二名的6倍。从创立到成为“第一”,pidan只花了5年。

从0到1唯一的出路就是差异化

为什么李嘉诚都撤离了,其他房地产企业还在疯狂拿地

pidan创始人马文飞说:“品牌的第一步决定了70% 的事情。”2015年8月,马文飞在法国以自家猫咪名字“皮蛋”的拼音正式注册了“pidan”品牌,同时把自己心爱的宠物任命为“首席体验官”。

尽管如今猫砂已经是pidan的重点产品,但在创业初期,一款名为“雪屋”的猫砂盆才是pidan切入宠物用品市场的拳头产品。

雪屋与当时市面上普遍可见的猫砂盆截然不同,用极简风格诠释出一种柔和的氛围——一体成型的球形屋顶,白色磨砂质感。就像猫给人的感觉一样,圆润而温暖。

但在马文飞眼里,品牌从0到1唯一的出路就是差异化。他说:“我们希望在产品功能之外留下点具有情绪价值的东西,在一定的边界内,甚至可以挑战长久的习惯,但要有意义。”

然而,美好总是需要代价。除去“两年时间筹划、14个月设计研究、86次草图绘制、9个月不间断修改打磨”这一系列的数字之外,“雪屋”365元的定价让pidan一度遭遇争议——要知道,当时日本进口的猫砂盆也才不到300元。

马文飞在2019年的华丽论坛上说:“作为一个新公司,在没有渠道、没有钱、没有精力向大家沟通的时候,只有一个机会,就是价格。如果第一个产品都不赚钱,那未来靠什么让自己变得更好呢。” 这也是pidan选择“宠物消费升级”的逻辑。

2016年1月18号,在0推广条件下,pidan的零粉丝公众号上发了一篇雪屋上线的文章,随后,这款看似“离经叛道”且价格昂贵的猫砂盆不仅引来了韩寒、范冰冰为其背书,还荣获了2016红点设计奖。上线至今,单品累积销售更是近100万件。

马文飞说:“产品是有能量的,要相信产品的力量”。

从扩张到专注

雪屋的成功为pidan攒下了第一桶金,也给了pidan继续延伸自己产品线的信心。但接下来怎么走,是一个巨大的坎。

在那个阶段,摆在pidan面前的有三个选择:

第一个选择是卖便宜的狗粮。

第二个是卖便宜的猫粮。

第三个就是无限地扩充用品SKU的数量。

作为一个纯粹的产品企业,卖的都是自己设计和创造出来的产品,而宠粮并不是pidan擅长的,因此最终,pidan选择了在宠物用品赛道继续做加法。一年的时间,pidan把SKU从80-90个扩充到了300个,平均每个月上线大概30几个。

品类的不断增加,确实让销售额涨上来,但这种粗犷的加法方式也给公司带来了巨大挑战:参差不齐的质量、海量的库存、飙升的成本、大量的数据、疲惫的团队以及吃紧的现金流。

可以说,pidan这一次的产品线拓展,不算成功。

“挫折肯定是有的,失败的产品现在还堆在仓库里。”马文飞复盘这一次大扩张的失败经历,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过分相信了设计的力量”。

除了宠物类目拓展,pidan计划的海外拓展也不甚顺利。从数据上来看,2018年约7500-8000万元的业绩中有1500万元是国际市场的收益,占比约20%,这一数字在今年已经降为10%。

但更大的挑战,来自用户。2019年的春节,pidan推出的上门喂猫服务pidancare出现逾期现象,许多用户出现了原计划的上门喂养“爽约”,上门的服务人员中,也出现了不认识猫砂和猫粮,不会操作pidan饮水机等低级问题。由于此时用户与猫咪远隔千里,恰逢过年时节,用户十分担忧,大量吐槽开始在微博和社交媒体中蔓延——一直以高端形象对外示人的pidan终于还是出现了低级的失误。

pidan团队这时候敏锐的察觉到:如果继续无休止地扩张,公司就要倒闭了。至此,pidan做出了重要的战略转折:做减法。

用更少的SKU、更少的动作、更少的勤奋,想办法让公司继续前进。

整个过程pidan就做了一件事——卖混合砂。马文飞坚信,不是存量决定规模,而是频次决定规模。从2019年到2020年,pidan全年没有上新,就卖混合砂——卖自己所发明创造的混合砂。

带来的结果是什么?

pidan在2019年做到1.2亿销量的时候,有80多个员工、1000多万库存、300个SKU和1000万亏损。

2021年,pidan只有51个员工、1000万库存、120个SKU和1000万净利。

而这整个过程,pidan就做了一件事,就是把猫砂的供应、效率、品控、质量都做到最好。

高效的团队不需要勤奋

在马文飞眼里:一些公司的增长跟勤奋是无关的。

不是做的事越多、越辛苦、越累就越好,一切还是得靠决策决断的准确。这是过去两年多他最大的感想。

在pidan,现在是早上10点15上班,下午6点必须下班,6点以后只有合伙人可以开会,普通的员工是不允许开会、不允许加班的,要回家休息。

而2022年,pidan打算做的更极端——4月1号开始每周五下午4点,创作型岗位全部下班,12月1号开始周五就放假。

马文飞认为,一个品牌公司,效率和战略远比勤奋重要。

马文飞将pidan现有的48名员工分为“创作与计算中心”与“沟通与传播中心”两大部门,前者包含:工业设计、供应链、视觉设计与财务,后者包含市场部、渠道与人事部门。

通过将设计和供应链生产紧紧捆绑,并与销售之间划出一道清晰的部门“鸿沟”,这种极具特色的组织架构体现了马文飞对管理的独到见解。

一方面,他认为设计和生产密不可分,并且设计与生产的负责人权利对等,才会产生交锋。

另一方面,马文飞强调设计与销售不能互相影响。一般企业对销售过于重视,但在他看来这恰恰是个坑。“我在组建公司时,先找的设计师,然后再找供应链生产的人,最后才找销售人员。没有好的产品,再好的销售也没有意义。”

pidan的团队核心能力在于,理性层面上讲求效率,知道自己能力的边界然后把它做透;感性层面上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比较清晰,团队内部也都对此保持一致,公司凝聚力强。

他将公司文化总结为精炼的8个字——产品、效率、爱与共情,每天都出现在员工钉钉软件的页面上。

供应链的重要,远超想象

在pidan最新两轮的融资用途上,你都能看到供应链的身影。当猫砂品类做到第一名后,pidan自然而然做出了将重心从用品开始转向食品。而在宠物食品领域,供应链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在专注于宠物用品阶段时,pidan所构建的供应链依托于稳定的供应商。pidan的合作厂商基本都是由出身于宠物大厂的从业人员创立的新公司,在产品打样阶段给予了免费的政策;pidan则回馈的是不与它们签署任何排他性的合作协议,让它们利用pidan在行业中的影响力更好地构建自己的竞争力。双方构成一个相互扶持的正向循环。

但在食品赛道,供应商形式的供应链体系已经不能满足pidan的需求,食品在原料安全、生产批量、迭代周期等方面,都有着高于用品的要求。

2020年8月,pidan在公众号上宣布开始养鸡,试图从原料端开始全链路参与到生产的每个环节中;

同时,pidan正预备用新一轮资金自建生产线,基于宠物生命科学研发、生产主粮产品。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pidan的在供应链的掌控上一直描绘着一个好故事。但在宠物食品行业,作为新锐品牌的pidan能否与早已拥有成熟供应链,过硬品质及品牌认知度的巨头相抗衡,『推荐:怎么给猫喂药 ,更多宠物资讯,请关注:567宠物网,wWw.567PeT.cOm "】尤未可知。pidan的宠物食品道路,任重而道远。

从创立pidan至今,马文飞都有一个比较悲伤但决绝的价值观——企业终究会倒闭。但他要以自己认可的方式倒闭:“我们并不打算因为害怕倒闭而减缓倒闭的过程,去做一些自己不认可的事。既然他一定会倒闭,我们就要选择以自己挑起的方式,倒闭到自己手中。”

也正是这种泰然与决绝,让pidan有勇气去做一次又一次的重塑自身,构筑起了自身独特的品牌护城河。

一年半融资5亿元,擎创科技再获6000万美元C轮融资 张江融资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