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宠物资讯 > 文章页面

南京喵喵(南京喵喵雨百货贸易有限公司)

长假8天怎么游南京 快转给需要的朋友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南京喵喵这个问题,小尝养猫南京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猫乘》摘录八十五则徐悲鸿为徐志摩画猫

小引

大数据,请把我推给爱喵喵的南京人

猫之见于经史者寥寥数事而已,其余则杂出于传记百家之书,南唐二徐竞策猫事,或二十事或七十事,其事皆无可考。我朝钱葆馚舍人制《雪狮儿咏猫词》,前后和者不一,皆×摭猫事为之,极徵幽僻之能,余亦有效颦三阙,狡狯伎俩,无当于词家婉约清空之旨。因复于讐校之余,指授抄胥采录,积久成帙。取而治之,削繁去冗,分门析类,釐为八卷,名曰《猫乘》,窃附于《相马经》《相牛经》《麟经》《驰经》《虎苑》《虎荟》之列,虽无关于大道,亦著畧家所不废也。爰授诸梓人,以贻好事者。或以余为有为而作,如李胜之、张明善之讥世,夫讥世则非敢然,然有不胜其自悔而自伤者焉。

嘉庆三年冬日,巏堥山人书于珍珠泉上小楼。

1.《埤雅》:鼠害苗,而猫能捕鼠,去苗之害,故猫字从苗。

2.《唐馀录》:庐枢为建州刺史,月夜闻堂西阶下若有人语笑声,蹑足窥之,见七八人,长不盈尺,杂坐饮酒,久之,席中一人曰:“今夕甚乐,但白老将至,奈何?”因叹叱,须臾,皆入阴沟中不见。后数日,罢郡新政,家有猫名曰“白老”,既至,自堂西阶地下,获鼠七八枚,皆杀之。

3.《应谐录》:齐奄家畜一猫,自奇之,号曰虎猫,客说之曰:“虎不如龙,请更名为龙猫。”又客说之曰:“龙升天须浮云,不如名曰云。”又客说之曰:“云蔽天,风能散之,请更名曰风。”又客说之曰:“大风飙起,墙足蔽之,名之曰墙猫可。”又客说之曰:“墙虽固,鼠穴之斯圮矣,即明曰鼠猫可也。”东里丈人嗤之曰:“捕鼠者,猫也,猫即猫耳,胡为自失本真哉!”

4.《野古集•饥鼠行》:痴儿计拙真可笑,布被蒙头学猫叫。

5.《物理小识》:猫于叫春时,按三度即胎。又:凡狗,秋生者佳;猫,春生者佳。荒年,雌猫求雄不得,则以斗盛猫,祷于灶前,牛粪椎扑三下,则胎。

6.《本草纲目》:猫之孕也,两月而生,一乳数子,有自食之者。俗传牝猫无牡,但以竹帚扫背数次则孕,或用斗覆猫于灶前,以刷帚击斗,祝灶神而求之亦孕。

7.《田家杂占》:猫生子皆雄,主其家有喜事。

8.《空同子》:猫见寅人,则衔其儿走,徙其窠。

9.《读书镜》:猫犬钻穴,头可容身即过矣。《汉书》虞诩疏:“公卿选懦,容头过身”,盖以猫犬喻之。

10.《酉阳杂俎》:猫洗面过耳,则客至。(《田家杂占》,同。)

11.《埤雅》:猫旦暮目睛圆,及午即旋敛如一线。(《酉阳杂俎》曰“竖敛如綖”。脉望曰:猫睛可定时,子午卯酉如一线,寅申已亥如满月,辰戌丑未圆如枣核。

12.《尔雅翼》:《周书》记武王之狩,禽虎二十有二,猫二。

13.《文献通考》:高昌王文泰曰:“猫游于室,鼠安于穴,各得其所,岂不快耶!”(《通鉴纪事本末》作“鼠噍于穴”。)

14.《旧唐书•五行志》:梁州仓大鼠,长二尺馀,为猫所啮,数百鼠反啮猫,少选聚万馀鼠,州遣人击杀之。

15.《异苑》:高瓒取猫,从尾食之,肠肚俱尽,仍鸣唤不止。

16.《朝野佥载》:则天时,调猫儿与鹦鹉同器食,取示百官传看未遍,猫儿饥,遂咬杀鹦鹉以餐之,则天甚愧。

17.《开元传信记》:裴谞为河南尹,有妇人投状争猫,状云:“若是儿猫,即是儿猫。若不是儿猫,即不是儿猫。”谞大笑,判云:“儿猫不识主,旁我捉老鼠。两家不须争,将来与裴谞。”遂纳其猫,儿争者皆哂之。

18.《旧唐书》:高宗宠武氏,废王皇后及萧良娣。萧骂曰:“阿武狐媚倾覆至此,愿得一日,吾为猫,阿武为鼠,扼其喉以报今日!”武后问之不悦,约六宫不许畜猫。

19.《酉阳杂俎》:平陵城,古谭国也,城中有一猫,长带金锁,有钱飞若蛱蝶,土人往往见之。

20.《乘异记》:许遨市药造炉,使其人自守而候之,将成,必有猫触其炉破,双鹤飞去。

21.《玉泉子》:李昭嘏,世不养猫。登科年,主司昼寝,忽有一大鼠取其卷,置于枕前。昭嘏及第,皆云鼠报。

22.《咸平录》:朱沛好养鹁鸽,一日猫捕食其鸽,沛乃断猫之四足,转堂室之间,数日乃死。他日,猫又食其鸽,又断其足,前后所杀十数猫。后沛妻连产二子,俱无手足。

23.《独醒杂志》: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令悬于壁,旦而遇之,轴必堕地,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始知其画为逼真。

24.《癸辛杂识》:回回国妇女,以凤仙花染猫为戏。

25.《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绍兴壬子,诏求宗室入宫备选,得二人焉,一肥一癯,乃留肥而遣癯。忽一猫走前,肥者以足蹴之。思陵曰:“此猫偶尔而过,何为遽踢之?轻易如此,安能胜重耶?”遂留癯而遣肥,癯即孝宗也。

26.《剑南诗稿》:“俗言猫为虎舅,教虎百为,惟不教上树。”

27.《省心录》:苏子由曾为黄白术,密室中置大炉,将举火,见一大猫,据炉而溺,须臾不见,子由遂不复讲。(亦见《孙公谈圃》。)

28.《传奇》:成自虚,雪夜于东阳驿寺中遇苗介立,吟诗曰:“为慙食肉主恩深,日晏蟠蜿卧锦衾。且学志人知白黑,那将好爵动吾心。”次日视之,乃一大驳猫儿也。

29.《范蜀公记事》:马鞭击猫,节节断折。(陆游曰,筇竹杖击狗,亦然。)

30.《辍耕录》:木八刺与妻对饭,妻以小金鎞刺脔肉,将入口,门外有客至,妻不及啖,且置器中,起去治茶。比回,无觅金鎞处,时一婢在侧执作,意其窃取,拷问万端,终无认辞,竟至殒命。岁余,召匠者整屋扫瓦瓴积垢,忽一物落石上有声,取视之,乃向所失金鎞也,与朽骨一块同坠。原其所以,必是猫来偷肉,故带而去。婢偶不及见耳。

31.《义山杂纂》:猫暖处便在。

32.《夷坚志》:自鄂渚至襄阳,七百里长涂,荒寂有虎精者,素为人害。乾道七年,江同祖早行,忽见一妇人在马前,双目绝赤,抱小狸猫,乍后乍前相逐,不置将弛担,乃不见江心,念岂非所谓虎精者乎?江还舍且一月,闻门外金鼓叫噪声,士庶环集者几千数,出覩之,则彼妇也。问其故,皆言南市人家,连夕失猪并小儿。其多物色,奸窃无有也,独小客店内此妇人单身,僦挚经三旬矣,而未尝烟爨,囊无一钱,但谨育一猫,望其吻,时有毛血沾污,疑必怪物,是以逻执送府。既入郡,郡守不忍穷治,押出竟。

33.《乌衣香牒》:元贞二年,双燕巢于柳汤佐之宅。一夕,家人举灯照蝎,其雄惊堕,为猫所食,雌彷徨飞鸣不已,朝夕守巢,哺诸雏成,翼而去。明年,雌独来,复巢其处。人视巢生卵,疑其更偶,徐伺之,则抱雏之壳耳。

34.《七修类稿》:杭州城东真如寺,宏治间有僧曰景福,畜一猫,日久驯熟。每出诵经,则以锁匙付之于猫,及回时,击门呼其猫,猫乃含匙出洞交主也。或他人击门,无声;或声非其僧,求不应。

35.《应庵任意录》:猫喉腹中作拽锯声,俗谓之猫念佛。

36.《异林》:宁波胡宏,精卜筮术。有一人家暴富,心疑之,宏为设卦曰:“家有狸奴走入室,筮其祥也。”曰:“然。”曰:“狸奴形必大,可称之,得几斤?”曰:“七斤许。”曰:“富及七载,狸奴当去。”及期,狸果去,家贫如初。

37.《月河所闻》:有胆弱人,宿严氏外楼,蒙被而卧,忽闻楼板上橐橐声,心栗焉,以为鬼来矣。俄而声渐绕榻,客大骇,跃起,持被扑鬼,而裸踞其上,达曙视之,则其家捕鼠狸也。

38.《瓶花谱》:瓶花之忌有六,其一曰猫鼠伤残。

39.《指月录》:牡丹花下睡猫儿。

40.《柳南随笔》:苏州张氏,能聚群鼠,观者日至,辄投以钱,家贫,赖以稍裕。后有无赖汉怀一猫以往,群鼠应呼而出,掷猫,啖其一,余皆惊避,后竟不出。

41.《坚瓠集》:张云养一猫,常带之同行。至一察院,夜有白衣人,向张求宿,被猫一口咬死。乃一大白鼠。

42.《筠廊偶笔》:前朝大内猫犬,皆有官名食俸。中贵养者,常呼为猫老爷。

43.《静志居诗话》:王㞳生,为如皋令,癖爱狸奴,见其面空扑蝶,俛仰可观,遂令百姓捉蝶,有罪者许蝶赎。

44.《玉芝山房稿》附录:茅鹿门游学余姚,寓钱应坤家。钱有美婢,夜至书室呼猫,笑曰:“小猫不见,只见大猫。”牵茅衣戏之,茅正色叱去。

45.《觚剩》:陇西刺史雅善弹琴,每于月亭松阁,兴至挥弦,其侍姬宋粟儿,辄携小狻猊以从。

46.《见闻纪训》:有杨姓者,坐于门,见一妇人过,堕银簪于街石上。伺其去远,就视之,但见蚯蚓。俄一男子过其所,俯拾之,杨老曰:“此吾所堕簪也。”其人知其伪,径去,杨老随而牵其衣不释。其人乃取银二分,以一买鱼一尾,以一付之曰:“将此钱沽酒煮鱼,作一夜消可也,”杨老乃归,置鱼釜上,媳以杖扑猫,猫儿竟衔鱼去,因覆其酒面并盛鱼器碎焉。

47.《兰畹居清言》:湛甘泉拆毁庵观,有尼题诗于壁云:“分付犬猫随我去,休教流落俗人家。”

48.《未斋杂言》:盱江之上,有曾氏者,夜闻猫吼甚亟,烛之,为鼠啮其尾也。

49.《锦绣万花谷》:有咏诗者云:“尽日觅不得,有时还自来。”本谓诗之好句,难得耳,而说者曰:“此是人家失却猫儿诗也。”人皆以为笑。

50.《医学正传》:猫咬,用薄荷汁涂之。

51.《尔雅翼》:猫耳经捕鼠之后,有缺如锯。

52.《诗传名物集览》:猫鼻端长冷,惟夏至一日暖。

53.《茶烟阁体物集》:吴俗,以盐易猫。

54.《广谐史》:猫犬无故入家中,如已养者,主大富贵。

55.《田家杂占》:谚云:“猪来贫,狗来富,猫儿来,开质库。”

56.《南部新书》:连山张大夫搏,好养猫,众色备有,皆自制佳名。每视事退,至中门,数十头曳尾延颈,盘接而入。以绿纱为帷,聚其内以为戏,或谓搏是猫精。

57.《入蜀记》:过杨罗洑,皆巨鱼,欲觅小鱼饲猫,不可得。

58.《埤雅》:猫以薄荷为酒,食之即醉。黄一正曰:“虎食狗,猫食蜈蚣,蛇食茄,皆醉。”

59.《野获编》:京师六月六日,浴猫犬于河。

60.《埤雅》:猫死不埋于土,挂于树上。

61.《后山谈丛》:庐州有坐化猫。

62.《耳谈》:嘉靖中,禁有猫,微青色,惟双目莹洁,名曰“霜眉”,善伺上意,凡有呼召或有幸,皆先意前导,伺上寝,株橛不移。上最怜爱之,后死,敕葬万岁山阴,碑曰“虬龙冢”

63.《陈止斋集》:猫之善捕鼠者,日常睡;终日跳掷者,必不。

64.《讱庵偶笔》:有人病膈,每食辄吐,一猫在其前,吐出之食,猫遂食之。后卒,猫于棺前哀鸣七日,不食,死。

65.徐岳《见闻录》:山右富人畜一猫,其睛金,其爪碧,其顶朱,其尾黑,其毛白如雪。富人畜之珍甚。里有贵人子,见而爱之。以俊马易,不与;以爱妾易,不与;以千金购,不与;陷之盗,破其家,亦不与。因携猫逃至广陵,依于巨商家。亦爱其猫,百计求之不得,以鸩酒毒之。猫即倾其酒,再斟再倾,如是者三。富人觉而同猫宵遁。遇一故人,匿于舟后,渡黄河,失足溺水。猫见主人堕河,叫呼跳号。捞救不及,猫亦投水,与波俱汨。是夕,故人梦见富人云:“我与猫不死,俱在天妃宫中中。”天妃,水神也。故人明日谒天妃宫,见富人尸与猫俱在神庑下,买棺瘗之,埋其猫于侧。

66.《续墨客挥犀》:鄱阳龚纪,应进士举,其家众妖竞作,召女巫使治之。有一猫正卧炉侧,家人指谓巫曰:“吾家百物皆为异,不为异者,独此猫耳。”于是,猫亦人立,拱手而言曰:“不敢。”巫大骇,驰去。数日,捷音至,知妖异未必尽为祸也。

67.《稽神录》:王建称,尊于蜀其嬖臣唐道袭为枢密使,夏日在家,会大雨,其所畜猫戏水于檐下,稍稍而长,俄而前足及檐,忽雷电大至,化为龙而去。

68.《朝野佥载》:隋大业之季,猫鬼事起,家养老猫,为厌魅,颇有神灵。递相诬告,郡邑被诛者,数千余家。

69.《唐律疏义》:畜猫鬼者,流三千里。

70.《子不语》:靖江张氏婢美,有绿眼人戏之,每交合,其阴如刺,痛不可忍。张疑为猫怪,广求符术,不能制,既而雷震死一猫,大如驴。

71.《玉屑》:中国无猫,种出于西方天竺国,不受中国之气。释氏因鼠咬坏佛经,故畜之。唐三藏往西方取经带归,养之,乃遗种也。

72.《华彝考》:朱彰为陕西庄浪驿丞,西番使臣入贡一猫,道经于驿彰馆,之使驿,问猫何异而上贡。使臣云:“欲知其异,今夕请试之,即可见矣。”其猫盛罩猫于铁笼,明日有数十鼠伏笼外,尽死。使臣云:“此猫所在,虽数里外,鼠皆来伏死。”盖猫之王也。

73.《夷坚志》:临安小巷民孙三者,一夫一妇,每旦携热肉出售,常戒其妻曰:“照管猫儿,都城并无此种,莫要教外闻见。若放出,必被人偷去,切须挂念。”日日申言不已,邻里未尝相往还,旦数闻其语,或云:“想只是虎斑,旧时罕有,如今亦不足贵。”一日,忽拽索出,到门,妻急抱回,见者皆骇。猫乾红深色,尾足毛须尽然,无不叹羡。孙三归,痛箠其妻,已而浸浸达于内侍之耳,即遣人以直评买。孙拒之曰:“我爱此猫如性命,异能割舍?”内侍求之甚力,竟以钱三百千取之。内侍得猫,不胜喜,欲调驯然安贴,乃以进入。已而色泽渐淡,才及半月,全成白猫。走访孙氏,既徙居矣。盖用染马缨绋之法,积日为伪。前之告戒、箠怒,悉奸计也。

74.《江南野史》:曹翰使江南,韩熙载使官妓徐翠筠为民间妆饰,红丝标杖,引弄花猫,以诱之。

75.《咸淳临安志》:都人畜猫,长毛白色者,名狮猫。盖不捕之猫,徒以观美,特见贵爱。

76.《关西故实》:苏武啮雪吞毡之日,天哀其忠贞,遣牝狸与之作伴,日则觅食哺之,赖以不死。武感其义,遂与为偶,因生一子。李陵书云:“足下允子无恙,”即狸之所生也,并无胡妇生子焉。

77.《幽明录》:费升为九里吏,向暮,女子来寄宿,升作酒食,至夜,升弹琵琶,令女歌,声甚媚,寝处向明,猎人至,群犬入屋,咬死于床,成大狸。

78.《兽经》:南山有兽名风狸,如狙,眉长好羞,见人至低头,无人至乃于草中寻摸,忽得一草茎,折之,长寸许,窥树上有鸟集,指之,随指而堕,因取食之。

79.《七修类稿》:俗以事不尽善者,谓之“三脚猫”。嘉靖间,南京神乐观道士袁素居,果有一枚,极善捕鼠,而走不成步,循檐上壁,如飞也。

80.《春雨杂述》: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其下一猫,永叔未知其精妙。丞相正肃吴公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丛。何以明之?其花枝敷妍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睛也。”

81.黄庭坚《乞猫诗》:秋来鼠辈欺猫死,窥瓮翻盘搅夜眠。闻道狸奴将数子,买鱼穿柳聘衔蝉。(《后山诗话》:黄鲁直《乞猫诗》,虽滑稽而可喜,千载而下,读者如新。

82.叶绍翁《题猫图诗》:醉薄荷,扑蝉蛾。主人家,奈鼠何。(见《随隐漫录》。)

陆游《赠粉鼻诗》:连夕狸奴磔鼠频,怒髯噀血护残囷。问渠何似朱门李,日饱鱼飱睡锦茵。(自注:粉鼻,畜猫名也。)又:得猫于近村,以雪儿名之,戏为此诗:似虎能缘木,如驹不伏辕。但知空鼠穴,无意为鱼飱。薄荷时时醉,氍毹夜夜温。前生旧童子,伴我老山村。

83.林逋《咏猫诗》:纤钩时得小溪鱼,饱卧花阴兴有余。自是鼠嫌贫不到,莫惭尸素在吾庐。

84.刘基《题画诗》:碧眼乌圆食有鱼,仰看胡蝶坐阶除。春风漾漾吹花影,一任东郊鼠化驽。

85.文天祥诗:睡猫随我懒。

徐悲鸿为徐志摩画猫

此文本拟作《猫苑》注释,後移入《徐悲鸿画猫》一文,准备稍加补充,作为徐悲鸿猫画简述,但补充後内容过长,故全部移出,单独成文——肖毛

1930年,徐悲鸿绘《猫》,以赠徐志摩,画中款识曰:“志摩多所恋爱,今乃及猫,鄙人写邻家黑白猫与之,而去其爪,自夸其于友道忠也。庚午初冬,悲鸿。”

观此《猫》画可知,徐悲鸿所绘,乃树上花猫,侧首观望,意含劝谏。徐悲鸿何以为徐志摩画猫?欲知内中深意,则须细品《猫》画款识,更须得知二徐等相关故事。

1929年4月10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在上海举办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该会总务委员包括徐悲鸿、徐志摩、林风眠、刘海粟、吴湖帆等;同日,《美展》(汇刊)创刊,此即展览会专刊,主编是徐志摩等人。

因不满於徐志摩等将塞尚、马蒂斯等现代派画家作品引入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徐悲鸿撰文《惑——致徐志摩公开信》,刊於同年4月22日出版《美展》第五期,将塞尚、马蒂斯等画家作品称为“无耻之作”;同期《美展》另刊有徐志摩《我也惑——与徐悲鸿先生书》一文,反驳徐悲鸿观点,就此引起各方论争。

徐志摩有猫,名曰“法国王”,乃友人韩湘眉所赠。据韩石山撰《徐志摩传》,徐志摩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教书,副校长张歆海1928年与全家迁居南京,其妻子韩湘眉应於此时送徐一只猫。据韩湘眉撰《志摩最後的一夜》,韩送徐之猫名曰Dagobert,应指法国国王达戈贝尔特一世,故韩称此猫“法国王”;《徐志摩传》认为,此猫於徐家实住两年零八月。

早在韩湘眉送猫之前,徐志摩已是爱猫者。法国谚语云,狗或可成散文家,惟有猫才是诗人。莫泊桑则曰:“凡是诗人都是爱猫的(引自幽鸣撰《猫》,刊於1932年12月11日《申报》)。”法国诗人往往爱猫且为猫写诗,如泰奥菲尔·戈蒂耶、波德莱尔等。波德莱尔诗集《恶之花》中,竟有三首以《猫》为题者;他将猫看作“家室的骄傲”,成熟期学者与情人之所爱,“是科学,也是情欲的友伴”(见郭宏安译《猫》,1851),更看作妻子或爱人象徵:“来,美丽的猫,靠拢我多情的心胸/缩起你那锐利的脚爪,/让我沉浸在你那美丽的眼中/那儿混有金银和玛瑙(见钱春绮译《猫》)”。

徐志摩亦是诗人,曾经以猫比喻第二任妻子陆小曼,详见徐1927年8月20日撰《巴黎的鳞爪》序:“这几篇短文,小曼,大都是在你的小书桌上写的。在你的书桌上写得:意思是不容易。设想一只没遮拦的小猫尽跟你捣乱,抓你的稿纸,踹翻你的墨盂,袭击你正摇着的笔杆,还来你鬓发边擦一下,手腕上啃一口,偎着你鼻尖‘爱我’的一声叫又逃跑了!但我就爱这捣乱,蜜甜的捣乱,抓破了我的手背我都不怨,我的乖!……现在我只要你小猫似的常在我的左右!”

1930年,徐志摩撰文《一个诗人》:“我的猫,她是美丽与壮健的化身,今夜坐对着新生的发珠光的炉火,似乎在讶异这温暖的来处的神奇。我想她是倦了的,但她还不舍得就此窝下去闭上眼睡,真可爱是这一旺的红艳。她蹲在她的後腿上,两支前腿静穆的站着,像是古希腊庙楹前的石柱,微昂着头,露出一片纯白的胸膛,像是西比利亚的雪野。她有时也低头去舐她的毛片,她那小红舌灵动得如同一剪火焰。但过了好多时她还是壮直的坐望着火。我不知道她在想些什麽,但我想她,这时候至少,决不在想她早上的一碟奶,或是暗房里的耗子,也决不会想到屋顶上去作浪漫的巡游,因为春时已经不在。我敢说,我不迟疑的替她说,她是在全神的看,在欣赏,在惊奇这室内新来的奇妙——火的光在她的眼里闪动,热在她的身上流布,如同一个诗人在静观一个秋林的晚照。我的猫,这一晌至少,是一个诗人,一个纯粹的诗人。”

何家槐撰《怀志摩先生》云:“我每每幻想一个大冻的寒夜,……前面坐了我们两个人……旁边蹲着他最疼的猫——那纯粹的诗人。它一定滚动着灵活的眼,半了解半怀疑的,向着我们望。”

据此可知,徐志摩与何家槐所言“纯粹的诗人”,应即“法国王”,而非陆小曼、林徽因等人。尽管如此,徐志摩笔下之猫,极易令人想到陆、林等,而二徐1929年论争,并未影响彼此交情,故徐悲鸿於1930年作《猫》画,赠予徐志摩,款识中所言“志摩多所恋爱,今乃及猫”,即指陆小曼、林徽因等与“法国王”;“而去其爪”,暗指其与徐志摩去年引发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绘画之争,因猫皆有爪,无爪则不符现实也(但有缓和矛盾之意),故徐悲鸿所赠徐志摩猫画可称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之产物,同时体现二徐各自艺术主张。

据孙淑蓉《徐志摩陪蒋百里坐牢》(刊於2010年9月4日《保定晚报》),徐志摩乃蒋百里姑丈族弟,与蒋同为梁启超弟子(1918年6月,经蒋推荐拜师),彼此关系密切。1929年冬,蒋百里弟子唐生智起兵讨伐蒋介石,蒋百里为之献策。1930年1月,唐生智兵败逃走;3月,蒋百里被捕,後被押至南京。听闻此事,徐志摩前往南京,陪其坐牢,故徐悲鸿《猫》画款识称,徐志摩“于友道忠也”。

据《徐志摩传》,1931年2月20日,徐志摩经南京去北京任教之前,韩湘眉向徐索还“法国王”;当晚七时,徐於火车中梦见此猫:“因大热,竟至梦魇。一个梦是湘眉那猫忽然反了,约了另一只猫跳上牀来攻打我;凶极了,我几乎要喊救命。”;24日,徐抵京,入住胡适家;次日,徐致陆小曼信云:“说起湘眉要那猫,不为别的,因为她家後院也闹耗子,所以要她去镇压镇压。她在我们家究竟是客,不要过分亏待了她……。”

不知为何,徐一离沪,韩家便闹耗子,但徐对“法国王”之爱,於此可知。当年11月18日,徐志摩去南京韩湘眉家,见到韩与“法国王”;19日,徐欲进京看林徽因演讲,却因飞机失事而亡。故韩湘眉撰《志摩最後的一夜》云:“志摩!你曾否听见轻微的,遥远的声音呼唤你?你又同得你眷爱的法国王(猫名Dagobert)玩耍。它在你家住过两年,你说你常搂着它睡。我因你去北京,将它领回。每次你来,它总跳伏在你的怀里,可怜的猫,从此不用它再想有那般温存它的人。”

1931年12月14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第205期刊胡适诗《狮子——悼志摩》:“狮子蜷伏在我的背後,∕软绵绵的他总不肯走。∕我正要推他下去,∕忽然想起了死去的朋友。//一只手拍着打呼的猫,∕两滴眼泪湿了衣袖:∕‘狮子,你好好的睡罢,——∕你也失掉了一个好朋友。’二十,十二,四”。诗末自注云:“狮子是志摩住我家时最喜欢的猫。”那麽胡适家亦养猫,且不止一只。由胡适手稿可知,此诗原题《狮子》,无副标题与注释,“正要”原作“正想”,落款时间为“一九三一,十二,二。适之”。

张熙《徐悲鸿的“猫”》(刊於2018年3月26日《美术观察》)转引王震《徐悲鸿年谱长编》第146页云:“徐志摩遇难后,徐悲鸿曾于1935年画胡适家中豢养的狮子猫怀念老友,题:‘甲戌仲冬,怀亡友志摩之友,忆摹其容,不识其龙钟或婆婆之态,视音奚若也,敬奉冬秀夫人雅玩,悲鸿。’”

张熙引文中,甲戌乃1934年,故徐悲鸿此画不应作於次年;“怀亡友志摩之友”句,读来费解;“婆婆”,应为“婆娑”;“视音”,不知何意。因原画不知踪迹,无从核查,《徐悲鸿年谱长编》今又价昂,弗克购之,欲知徐悲鸿款识确切内容,惟有继续向第三方求证。

郭存孝、周文杰著《徐悲鸿为胡适夫人画猫》(收於《历史的履痕——名人在历史激流中》,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出版)云,1935年12月初,徐悲鸿特去北平,为前北京政府教育总长傅增湘画像,因此老曾支持他去法国深造。此後,“徐悲鸿再次下榻胡适家中”,为“答谢江冬秀嫂夫人”款待,“有心”为其宠物作《狮子猫》,“专意送给江冬秀并怀念徐志摩”,而胡适则为徐志摩献诗,因“此猫为胡适夫人所疼爱”,“徐志摩生前寓胡宅时”亦爱之。“鉴于大家特别是江冬秀对之情有独钟,徐悲鸿特在画上题字,曰:‘甲戌仲冬,怀亡友志摩之友,忆摹其容,不识其在龙钟或婆娑之态,视昔奚若也。敬奉冬秀夫人雅玩,悲鸿。’”之後,“徐悲鸿将画带回南京”,寄给胡适,“请胡适在画上题字写诗,胡适乐于从命,乃题字曰:‘狮子猫是志摩住我家时最爱的猫,志摩死後,悲鸿在我家住了一个多月,也喜欢狮子(猫)。去年悲鸿从南京寄来此画,要我把廿年写的小诗钞在这里。适之。’1935年12月4日,胡适在画上献出‘狮子’小诗:狮子蜷伏在我的背後……”

综上,郭存孝、周文杰在其著作中所引徐悲鸿《狮子猫》款识内容更为确切,但徐悲鸿去北平为傅增湘画像的时间不是1935年12月初,而是该年2月初。傅增湘日记云:“二十九日,下午徐悲鸿来……欲为余写小像,约定新正、初二、初三、初四下午来。除夕:2点後,徐悲鸿来,为写炭笔小像,薄暮乃成,……。初五:徐悲鸿来画像,一时许,脱稿。”1935年新正即正月初一是公历2月3日,故徐悲鸿乃是该年2月2日去傅增湘家,次日为傅画像,8日始成。此外,徐悲鸿此次来北平,并未入住胡宅,而是住在西四毛家湾蒋梦麟家。

据徐悲鸿《狮子猫》款识与胡适题字推之,《狮子猫》中所绘之猫,实乃徐志摩之“法国王”,并非胡适之“狮子”。

至於此事前後经过,想来应是如此——

1930年,应胡适之邀,徐志摩再任北京大学教授。1931年1月4日,徐志摩抵达北平,寓居胡宅,一见“狮子”,即生欢喜,或因“法国王”亦狮猫也,彼此容貌类似。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不幸遇难。1931年12月2日,胡适作诗《狮子》,缅怀徐志摩,10日出版的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第205期刊出此诗,内容与标题均有改动。

1932年2月12日,徐悲鸿至北平,寓居胡宅(恰是徐志摩当年所住房间),亦云喜爱“狮子”,同时提及“法国王”。胡适夫人即与徐悲鸿谈及徐志摩亦喜“狮子”事,又问徐悲鸿可否画出“法国王”肖像,供其观赏。徐悲鸿当即应承,但数月後亦未动手。

彭飞《徐悲鸿与胡适交游考》(刊於2012年第3期《荣宝斋》),收入徐悲鸿致胡适信数封,其一曰:“适之先生赐鉴:友人之自北平来者,辄言足下起居无恙,至慰远念。昨日郭君子杰来,言德普鲁士学院选推足下为会员,实至名归,曷胜庆贺。此间待叔永任先生之来,有如望岁,足下盍为中大促之。敬颂俪祺。夫人万福,小三在念。悲鸿顿首。六月十二日。《狮子猫》亦未尝忘之,并拟不日写寄。”彭飞将此信写作时间考订为1932年,可见直至1932年6月12日,徐悲鸿仍未画出《狮子猫》。

1933年1月至1934年8月,徐悲鸿赴比利时、意大利、德国及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回国之後,等到1934年农历十一月,徐志摩去世三周年之际,徐悲鸿在南京寓所缅怀亡友,忆起“法国王”,以及两年前所作承诺,终於泼墨挥毫,为江冬秀作《狮子猫》,其款识曰:“甲戌仲冬,怀亡友志摩之友,忆摹其容,不识其在龙钟或婆娑之态,视昔奚若也。敬奉冬秀夫人雅玩,悲鸿。”

徐志摩是诗人,又曾在《一个诗人》中将“法国王”比作“纯粹的诗人”,故徐悲鸿必曾於徐志摩处得见此猫,故《狮子猫》款识称“法国王”为“亡友志摩之友”。

1928年,韩湘眉赠徐志摩“法国王”,1931年2月索还。至1934年,“法国王”必已年老,而徐悲鸿惟有凭记忆摹画,却不知其在当时容颜是否有变,故《狮子猫》款识云:“忆摹其容,不识其在龙钟或婆娑之态,视昔奚若也。”

画成《狮子猫》之後,徐悲鸿即将此画寄给胡适,同时在信中希望胡适将其1931年所作《狮子》诗钞於画中,与其一并缅怀徐志摩。次年即1935年2月,徐悲鸿去北平为傅增湘画像,再寓胡宅,此时胡适早已收到《狮子猫》,却不曾在画上题诗。1935年12月4日,胡适终於将《狮子》钞於《狮子猫》画中,又加以说明:“狮子猫是志摩住我家时最爱的猫,志摩死後,悲鸿在我家住了一个多月,也喜欢狮子(猫)。去年悲鸿从南京寄来此画,要我把廿年写的小诗钞在这里。适之。”

20-8-13星期四 18:19肖毛;20-8-15星期六 17:22增补

关于南京喵喵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我们学校的小动物最可爱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