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宠物资讯 > 文章页面

归隐山林下一句(归隐山林有什么好处)

我希望有一天归隐山林,山林里有我喜欢的小屋,依山傍水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归隐山林下一句,以及归隐山林养狗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关于隐逸山林的诗句(向往隐居深林的诗句)归隐山林,不问尘事

1.向往隐居深林的诗句我希望有一天归隐山林,山林里有我喜欢的小屋,依山傍水

1、《竹里馆》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定风波》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4、《贻隐者》杜牧

回报隐居山,莫忧山兴阑。求人颜色尽,知道性情宽。信谱弹琴误,缘崖劚药难。东皋亦自给,殊愧远相安。

5、《清江引》马致远

林泉隐居谁到此,有客清风至。会作山中相,不管人间事。争甚么半张名利纸!

6、《梅道士水亭》王昌龄

金刚波若傲吏非吏,名流即道流。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往来迷处所,花下问鱼舟。

7、《西江月·大隐居尘奉道》夏元鼎

大隐居尘奉道,衰颜能返朱丹。要须有主种三田。方免驱驰淮汉。天下江山第一,昆仑景胜何言。希夷妙处集真仙。默默重帘修炼。

8、《鹧鸪天春》长筌子

小村隐居乐至闲。兴来吟首鹧鸪天。桃花笑日开红锦,门柳垂丝袅翠烟。扃荜户,扫苔钱。困时禅榻枕书眠。有人问我修何事,梦载华胥月一

9、《赠敬晊助教二首》刘得仁

到来常听说清虚,手把玄元七字书。仙籍不知名姓有,道情惟见往来疏。已能绝粒无饥色,早晚休官买隐居。

10、《漫兴其七》王冕

处处言离乱,纷纷觅隐居。山林增气象,城郭转空虚。侠客思骑虎,溪翁只钓鱼。诸生已星期,那得论诗书。

2.求古人隐居山林关于耕作的诗句

归园田居》五首

陶渊明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3.急~~,求不被世俗羁绊,归隐山林的诗句,越多越好

我最欣赏《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这首诗的意境表现了作者自得其乐的隐居生活和那种悠然、恬静、消雅的心情。“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一语把这种心境的原因道破。陶潜对禅机悟透颇深,乃至使这首诗的艺术境界产生空灵之感,使人身临其境,若在仙界上,不在五行中。所以说这首诗难就难在体会出作者当时的心境。陶潜是东晋的一伟大隐士。从客观上看,为不愿同流合污;从主观上看,则是因其自身所形成的性情,因为人总是不断地向自己的本性迈进,当本性与后天之性情产生冲突,便会产生大悲哀。然后弃之,而后得鱼或熊掌也。而陶潜便是取熊掌而归山林,因其性本爱丘山。所以,此诗意境虽在悠闲,然心境却大相径庭。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暄”,乍闻只觉得清净,悠闲,细思方感作者之愁情,一个人久居僻静之所,则向往喧闹的声音,人之常情。一个“无”字尽显作者之遗憾。“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看则没问,实则扣心自问,敲打警钟,终于蓦然回首,否极泰来,再看眼前之青山绿水,自然风光,心旷神怡,想起日常之生活往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多么洒脱,飘逸的情景,一个“见”字,令人忘俗,浮想联翩。酒是很妙的东西,忘却暂时的烦恼,使一切朦胧、模糊,达到美的极致,景中生情,这是体验高峰。“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佳”完善高度的统一。“相与还”,何也?周而复始,返朴归真,如果谢灵运还是寄情于山水,那么,陶潜则是与自然山水合二为一,这便是他此时的心境。而后,作者便把自己的领悟升华为哲理的高度,“此中有真意,欲辩而忘言”,最美的大自然的语言便是默默无言。作者的心情由愁生悲,有悲见喜,有喜达欢,又由欢归于平淡。

4.表达“看透红尘想隐居山林”的诗句有哪些

1、挂衣冠、初脱尘劳。

窗间岩岫,看尽昏朝。《行香子·秋入鸣皋》宋代:许古秋入鸣皋,爽气飘萧。

挂衣冠、初脱尘劳。窗间岩岫,看尽昏朝。

夜山低,晴山近,晓山高。细数闲来,几处村醪。

醉模糊、信手挥毫。等闲陶写,问甚风骚。

乐因循,能潦倒,也消摇。释义:萧瑟的秋风吹入鸣皋山中,凉爽的月夜飘扬着悠扬的箫声,脱去了那身肮脏的官服,刚刚离开混浊不堪的官场中,凭窗遥望远山景色尽收眼底,朝晖夕暗气象万千变化无穷,夜晚暮色朦胧笼罩大地山峰仿佛变低,晴日明丽一望无际仿佛山峰只在眼前,清早晨雾散去朝阳仿佛从山顶升起,山峰显得更加挺拔高峻。

细细地计算一下,悠闲无事曾经喝了多少村民的美酒,沉醉后模模糊糊,信手挥毫挥发着诗情,随意信笔而写,管什么体裁格式平仄押韵,乐得这样长期寄情山水,能够忍受寂寞贫穷,也算逍遥自在快乐万分!2、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满江红·暮雨初收》宋代:柳永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

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

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

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释义:傍晚的落雨刚刚停止,桐江一片寂静,远征的航船在夜幕中靠岸停泊。

对面的岛屿上,水蓼稀疏雾霭寒凉,秋风吹拂芦苇萧索作响。多少渔人行驶着小船,却只见船上的灯火飞快地回归村落。

对此令我思念起回归的路程,对漂泊生活产生了厌倦而忧伤的情绪。桐江景色美丽,雾霭漠漠密布,好似浸入了水波之中,山峰如刀削一般,白鹭和鱼儿围绕严陵濑飞翔和跳跃。

游宦生涯跋涉辛苦一事无成,何况早就有归隐云山泉石的心愿。回归吧,羡慕渊明的躬耕田园,厌倦仲宣的从军艰苦。

3、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夏日三首·其一》宋代:张耒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释义:夏日昼长,江村风日清丽,屋檐上栖息着许多小燕雀,羽翼都已长成。

蝴蝶展翅停在午间的花枝上,在晴朗的天气里,蜘蛛在屋角悠然织网。月光照射在疏疏落落的帘子上,斜倚枕上,听着潺潺溪水声。

久已花白的头发如今像霜雪一般白了,一直想做个樵夫或渔翁混过这一生!4、荷蒉人过,仰天大笑冠簪落。待说与穷达,不须疑著。

《兰陵王·赋一丘一壑》宋代:辛弃疾一丘壑。老子风流占却。

茅檐上、松月桂云,脉脉石泉逗山脚。寻思前事错。

恼杀晨猿夜鹤。终须是、邓禹辈人,锦绣麻霞坐黄阁。

长歌自深酌。看天阔鸢飞,渊静鱼跃。

西风黄菊芗喷薄。怅日暮云合,佳人何处,纫兰结佩带杜若。

入江海曾约。遇合。

事难托。莫系磬门前,荷蒉人过,仰天大笑冠簪落。

待说与穷达,不须疑著。古来贤者,进亦乐,退亦乐。

释义:一山一水,有幸占断这里的山水风流。茅屋檐上,松树和桂树间都有云月相伴,山泉静静的流淌,在山脚间逗留玩耍。

我不该错入仕途,徒教猿鹤愤恨。功名终须是邓禹之辈的事情,穿着色彩斑斓的锦绣坐在丞相府之上。

自己饮酒大声放歌。看天空广阔,鸢鹰翱翔,深渊宁静,鱼儿跳跃。

西风中黄菊和香草的香味四处飘逸。日将暮,佳人不知道在何处,令人惆怅。

在入江河之前我们曾经有过约定。君臣之合这种事难有凭托。

不要效仿孔子击磬于卫,唯恐不为人知。仰天大笑冠簪脱落。

说起人生中的困顿与显达,不需要怀疑迷茫。以古代的贤者为师,进退皆乐。

5、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渔歌子·荻花秋》五代:李珣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

碧烟中,明月下,小艇垂纶初罢。水为乡,篷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

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释义:潇湘的静夜里,清风吹拂着秋天的荻花,橘子洲头的美景,宛如屏上的山水画。

浩淼的烟波中,皎洁的月光下,我收拢钓鱼的丝线,摇起小船回家。绿水就是我的家园,船篷就是我的屋舍,山珍海味也难胜过我每日三餐的糙米鱼虾。

面对盈杯的水酒,望着诗书满架,我已心满意足,再不用将名利牵挂。

5.关于归隐的诗句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五首(我喜欢的)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李侯有佳句,

往往似阴铿。

余亦东蒙客,

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

携手日同行。

更想幽期处,

还寻北郭生。

入门高兴发,

侍立小童清。

落景闻寒杵,

屯云对古城。

向来吟橘颂,

谁欲讨□羹?

不愿论簪笏,

悠悠沧海情。

宿王昌龄隐居

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隐居

朝代:宋作者:邵棠

结屋水云村,车尘不及门。

坼花春有力,度砌月无痕。

墨带新题湿,醪因旋漉浑。

纷纷名利客,谁解悟孤豚。

寄李隐居

杜荀鹤

自小栖玄到老闲,如云如鹤住应难。

溪山不必将钱买,赢得来来去去看。

题张氏隐居二首

杜甫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

霁潭鳣发发,春草鹿呦呦。

杜酒偏劳劝,张梨不外求。

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闲适隐逸诗句大全

《归园田居·其一》

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二》

晋·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归园田居·其三》

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其四》

晋·陶渊明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圬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归园田居·其五》

晋·陶渊明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春中田园作》

唐·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

《田园乐·其一》

唐·王维

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

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田园乐·其二》

唐·王维

再见封侯万户,立谈赐璧一双。

讵胜耦耕南亩,何如高卧东窗。

《田园乐·其三》

唐·王维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田园乐·其四》

唐·王维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田园乐·其五》

唐·王维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田园乐·其六》

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田园乐·其七》

唐·王维

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

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

《渭川田家》

唐·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7.求古人隐居山林关于耕作的诗句

归园田居》五首陶渊明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其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其四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其五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8.描写“闲适隐逸”诗句有哪些

《游山西村》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乡村四月》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清平乐》唐晏殊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9.形容“一个心里很累很想隐居山林”的诗词有哪些

1、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宋代: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

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译文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耸立的高山。

近处竹林围绕的屋舍边,有长满衰草的小池塘,蝉鸣缭乱。空中不时有白色的小鸟飞过,塘中红色的荷花散发幽香。

在乡村的野外,古城墙的近旁,我手拄藜杖慢步徘徊,转瞬已是夕阳。昨夜天公殷殷勤勤地降下一场微雨,今天又能使漂泊不定的人享受一日的爽心清凉。

2、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宋代:王安石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

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

时时自有春风扫。午枕觉来闻语鸟。

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

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译文峰峦叠嶂,环抱着小桥流水;河水青碧,萦绕着繁花翠草。竹林幽深秀美,几间茅舍静立其中。

和煦的春风时时吹拂,使得房屋清洁,纤尘皆无。午睡醒来,满耳都是婉转的鸟鸣。

斜倚枕头,想起当年做官时,听早朝的鸡鸣,此情景已恍如隔世。忽然想起故人都已老,自己当然也不例外。

如今我贪恋闲适,已忘却了从政建功的美梦。 3、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宋代:陆游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

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译文我家住在有着苍茫如烟的云气和夕阳晚照的乡间,与世上的事情毫不相关。喝完了玉瀣就散步穿过了竹林;看完了《黄庭》就躺下来观赏山中美景。

贪图的是任意放纵,蔑视世俗的生活,任凭自己在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中衰老,别妨碍自己的处处开心,本来就知道上天另有一种心肠,就是使英雄无所作为地衰老就像是对待平常是一样。 4、酬刘柴桑魏晋:陶渊明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

门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译文偏僻的居处少有人事应酬之类的琐事,有时竟忘记了一年四季的轮回变化。

巷子里、庭院里到处都是树木的落叶,看到落叶不禁发出感叹,才知道原来已是金秋了。北墙下新生的冬葵生长得郁郁葱葱,田地里将要收割的稻子也金黄饱满。

如今我要及时享受快乐,因为不知道明年此时我是否还活在世上。吩咐妻子快带上孩子们,乘这美好的时光我们一道去登高远游。

5、忆东山二首唐代:李白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欲报东山客,开关扫白云。

译文东山我很久没有回去了,不知昔日种在洞旁的蔷薇又开过几次花?环绕白云堂的白云是不是仍自聚自散?明月堂前的明月不知落入谁家?我现在像谢安一样携领东山歌舞妓,长啸一声远离世人。我准备告诉东山的隐者们,为我打开蓬门,扫去三径上的白云。

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这是古语。“市”是功名利禄的地盘,是尘世的社会,是芸芸众生。山,是清净之地,无是非之争,无利益纠葛。人,要逃脱俗世的束缚,做一个无拘无束的人,就似乎要隐逸于山林,摆脱尘世的羁绊,才能真正地归隐。

人生有三个境界,第一个是物质境界,98%的人都是这个层级的人,终生为物质生活而奔波辛苦,一辈子到头来没有多少财富;第二个是精神境界,这个层级2%的人可能都没有,达到了温饱,甚至于中产阶级,实现了财富自由,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想有一定的作为,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活动轨迹;第三个是信仰境界,古往今来,能达到这个境界的,可能寥寥可数,伟人毛泽东,佛陀释迦牟尼,都是有自己的人生信仰,改变了世界进程的人,在青史上大放光彩。有归隐行动或者想法的人,基本都是第一个境界的人。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人生,有太多的不如意和无奈,学不会与现实妥协的人,只会把自己弄的拧巴,到头来一身伤痕,身心疲惫。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会有利益争斗,看不见的硝烟,刀光剑影无所不在。有的人混迹于凡尘,放下身段,随乡入俗,推杯换盏中虚与委蛇,周游于权贵中而左右逢源,于是名利双收,步步高升,这种人太多,但这不是大隐于市,而是和光同尘,混迹于世,真正能做到大隐于市者寥寥无几,大多人只是生活于市,而不是隐逸于市。曾国藩是大隐于市的一代大儒,年轻时也是以清国直臣为范,做事依规循矩,无奈朝廷不信任,同僚不配合,处处受肘,小隐一年后,痛定反思,作风为之一变,如脱胎换骨一般,并总结出好多处事要诀。看透了人性而加以包容,利用,发扬,这就是隐者。心欲小,志欲大,智欲圆。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老到,又要精明。不一而足,以此等韬略智慧统帅三军,屡败屡战,最后打败太平天国,扶大清帝国大厦于将倾之际,成为大隐于市的一代儒圣。

而春秋时期的范蠡,是一另例。小时候不识字,以为他叫范蠢,心想怎么起这么个名,还能在历史上留下大名,不简单啊,曾为笑谈。他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归隐山林后,百无聊奈,经商后成为巨富,后又三次散尽家财救济贫困,被后世供奉为财神。他是归隐山林的杰出代表,一生建功立业,功成名就后又激流勇退,隐逸山林后又经商致富,想不出名都难,此乃神人矣。

姜太公也曾归隐山林,离渭三尺独钓鱼,他其实钓的不是鱼,是君王的注意,尘世的功禄,隐逸山林只是为出山创业做准备,此处归隐是幌子,出世才是目的,这是人才的一种自我营销法,很成功。

伯夷、叔齐也是隐逸山林的。他们先是拒绝接受王位,让国出逃,后来又在武王伐纣的时候,叩马而谏,等到天下归周之后,又耻食周粟,采薇而食,作歌明志,饿死在首阳山上。《史记》中司马迁对此多有点评,但事迹似乎不值得颂扬,既然归隐山林,就莫问尘世,放下自己的政治追求,让世道顺其自然,个人之力岂能阻止天道的运行。这些都是不彻底的归隐者。

归隐山林,寻求精神的解脱,古今皆有。俗尘之中,利益纷争,权力争夺,物质社会,金钱至上,人身处其中,想摆脱而不能,想清静而不得,心欲往焉身难从,人都有归隐山林的想法,一方庭院,花繁树茂,采菊东篱下,心无杂事牵,品茶、看书、劳作,无欲无求,一切随缘,那是多好的人生境界啊,但几乎很难付诸行动,难在于放下功名利禄之心,剪不断与尘世的情缘,撇不下七情六欲,停不下对物质的追逐,我们只能周末开车进山,享受一下农家乐,体验一下归隐山林的感觉,回来又埋头于苟苟营生之中。其实,要归隐山林,不止要心无所欲,内心淡泊,放下一切,我以为,在当今还要有一定的财富做基础,而不必操心于一日三餐,人无后顾之忧,才能更安然于山林之间,才能内心宁静,怡然自乐。

归隐山林的人,背后都有故事。身患疾病,对生命忧惧,生意败落对未来迷茫,婚姻破裂对感情失望,亲人离去失去精神寄托,感情打击对爱情无望,由此而选择归隐山林,其实是逃避人生的责任和义务,回避现实问题,仿佛鸵鸟遇到险情把头埋进沙里,真正能看破红尘,自觉一心礼佛,放下尘世一切执念,清心寡欲,皈依佛门,参禅悟道,几乎没有人能做得到。终南山有数万隐逸山林的人,几乎每一个人,背后都有一个无奈或心酸的故事。

寺庙里有高僧,虔诚向佛,普度众生,我相信有,但很少。弘一大师,出身名门,经历传奇,却自觉割断红尘情缘,决绝修行同时又取得璀璨成就,舍小我而成就大我,世间不见大师久矣。而现在,更有传闻,多少寺庙已被商业承包,公司化运作,以盈利为目的,甚至有的寺庙中的和尚,纯粹职业化,八小时工作制,当和尚就是工作,一下班,脱去僧袍,混迹于俗世,娶妻生子,豪车美女,酒肉穿肠过,不亦乐乎。此种狗血剧情世间太多,少林寺不是就有这样的传闻么。

归隐山林,不问尘事,对于今人来讲,基本是一个伪命题,“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我们的心向往归隐山林,闲云野鹤,风轻云淡,但我们的身做不到,这是矛盾,人活着,追逐人间的欢情,是人性固有之本,但有时候也是一份责任和义务,为亲人,为家人,我们放不下这一切,只有隐逸于市。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需要在心里,更需要在社会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在内心里,修炼自己,看轻物质,看淡浮华,释怀不平之事,放下自我执念,让生命安静素简,如深山一朵野花,淡淡地绽放属于自己的美丽和清香,花开花落,枯荣之间任由时光悄悄地流逝。高全喜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孟浩然归隐山林,辞别王维,写下一首诗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